短信诈骗 短信诈骗是指利用手机短信骗取金钱或财务的行为。随着人们认知水平的提高,短信中的语言和内容也是日新月异,不断变化。甚至出现了公证处通知的字样。而这些仅仅是诈骗短信的冰山一隅。 手段 1.回电话听歌可能会造成高额话费; 2.以非法六合彩招揽
短信诈骗
短信诈骗是指利用手机短信骗取金钱或财务的行为。随着人们认知水平的提高,短信中的语言和内容也是日新月异,不断变化。甚至出现了“公证处通知”的字样。而这些仅仅是诈骗短信的冰山一隅。
手段
1.回电话听歌可能会造成高额话费;
2.以非法“六合彩”招揽客人;
3.持机人用盗得的手机发送短信给手机通讯录内的联系人;
4.因某种原因泄漏家庭电话号码;
5.骗取SIM卡卡号;
6.利用0941、0951加值型的付费电话;
7.利用人们的贪利心理设计“巨奖陷阱”;
8.代孕生子(老公为香港富商,不能生育,自己年轻漂亮,欲在大陆借精生子)
类型
张冠李戴型
内容一般为“客户您好,您刚持××银行信用卡在××百货消费了×××元,咨询电话021-510×××××,银联电话021-510×××××”。犯罪分子为提高诈骗成功率,通常会选择发卡量较大的工、农、中、建四大银行卡作为载体。
原文:
冒充专业型
内容一般为“您持××银行信用卡在××百货消费×××元成功,客户如有疑问可拨打021-510×××××,或与××银行发卡中心查询”。客户一旦拨打此510打头的电话,对方自称××银行客户服务中心,要客户报银行卡卡号、输入密码进行查询或确认,以进行诈骗转账。
“真实”服务型
短信内容一般为“×月×日您在××商户使用××银行卡消费成功,金额为×××元,如有疑问请拨打××银行发卡中心电话510×××××”。客户拨打此电话后,犯罪分子会主动让客户报案,并提供客户准确的银行卡号。此类短信诈骗活动具有较大的欺骗性。
春节临近,通过信息诈骗的手法也是不断翻新。“银行兑换积分”成为重灾区,而“催缴年费”、“节目抽奖兑奖”等骗局亦是层出不穷。短信诈骗伪装性强,很多时候让用户无法识别真伪,使其遭受财产等损失。
史上最强诈骗短信来袭
昨天北京警方通报,史上最强诈骗短信来袭。近期,警方接多名市民反映,收到内容为“您已成功订购中国移动无线TV业务,标准资费118元/月。如需退订请编辑短信‘HK0D0011550629116’到10086。中国移动”的短信。市民若按短信提示申请退订,自己的手机号便会被骗子复制。
“短信上说我订了‘无线TV’业务,一个月一百多块钱,我问了问家人,没有人订这个业务,后来我看上面可以发送短信申请退订,而且是给10086发短信,我就发了,没过多久我的手机卡就不能用了”,正在营业厅申请补卡业务的李大妈说,她随后用老伴的电话拨打110咨询后,才得知被骗。
北京市公安局刑侦总队办案民警介绍,李大妈收到的短信是诈骗短信,经核实短信中所说的“无线TV”业务是不存在的。诈骗分子非法获取用户个人信息后,发送诈骗短信,短信中的“HK”是换卡业务的首字母,而“HK”后面的一系列数字,则是诈骗分子提前编辑好的空白手机sim卡卡号。只要用户将该信息发送给“10086”,用户手机卡就会自动更换到骗子准备好的空白sim卡中。骗子们复制了手机号后,便能够以用户的名义在聊天软件内群发“借钱”的诈骗短信,还能够登录用户的网上银行、第三方支付平台等进行密码找回操作,盗刷与手机号绑定的银行卡内资金。
北京警方提醒市民,如收到上述诈骗短信,不要按要求操作,如有不清楚的地方要及时拨打“110”或者“10086”进行咨询核实。如已经将“HK”开头的短信发送给“10086”的,请立即携带相关材料前往移动营业厅办理补卡业务,以免财产损失。
诈骗短信范本谨慎防范
昨日,省通信用户委员会专家向记者表示,通过收集用户投诉,归纳出十种诈骗短信样本,特别提醒用户收到后,千万别回短信,切勿上当受骗。
1、“某公司庆典举办手机抽奖活动,恭喜你中贰等奖,以公证员身份请领取大奖,速回电××号码。”
剖析:用户接信后,回拨“××号码”,要求用户汇邮费、税款,才能发送大奖。用户汇款后,便中断联系。
2、“我急转广本、丰田3万,货到付款,速回电××号码。”
剖析:用户接信后,回拨“××号码”,要求用户汇税款或者进口税款,才能发货。用户汇款后,中断联系。
3、“我单位高薪招聘‘公关先生’,到指定酒店面试,速回电××号码。”
剖析:用户接信后,回拨“××号码”,用户依据规定到达指定酒店再次拨打电话联系时,发信人并不露面,声称受害人已通过面试,向指定账户汇入培训、服装等费用后即可上班。用户汇款后,中断联系。
4、“×行小信使:我行将从你的账户上支出1300元年费。咨询热线;××号码(×银行)”,紧接着,第二条显示:“温馨提示;现已将您卡上减出1300,详情咨询;××号码,(×银行)。”
剖析:用户接信后,回拨“××号码”,接线人员自称为银行或商场工作人员,告知受害人卡已被消费,速与公安部门联系报警,以取得对方信任,并提供假冒公安部门的电话,或者自动转入“假冒公安号码”。假冒公安人员称其已立案,并让其再与银行信用卡专职人员联系,随后嫌疑人丙冒充所谓银行专职人员授意受害者向指定账号汇入一定现金。 用户汇款后,中断联系。
5、“恭喜你, 您的号码已被李咏砸蛋抽中,请您登陆非常6+1活动网站cctv908.cn领取,验证码9188查询,速回电××号码。”
剖析:用户接信后,回拨“××号码”,用户按要求登陆网页输入验证码后,便跳出来一个对话框,上面写着中了奖:您将获得惊喜奖金和奖品,并要求填写个人资料,其中包括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以及银行卡号,并有一项特别声明——中奖用户必须遵守领奖程序办理:领取所得奖项,个人须承担一定的费用,要求向指定账户汇款。用户汇款后,中断联系。
6、“低利息、无需担保办理贷款业务,请速联系××号码”
剖析:用户接信后,回拨“××号码”,接线人则以预付利息为由,让用户往指定账户存一定数额现金为利息,然后中断联系。
7、“我是X公司工程师,正检查你的手机,请配合检查按#90或90#”。”
剖析:用户按发信人的指示按键,手机卡号被骗取,发信人则可用该卡盗打电话。
8、“您的朋友为您点播了一首歌曲,表达他的思念和祝福,请你拨打9XXXX 收听”
剖析:用户按照要求拨打“9XXXX”电话,扣取高额话费。
9、“爸妈!我和异性同居被查要拘留,请您速汇三千元罚款到肖警官卡上(农行)6228481700724213511肖宇。(不许通话,出来再说)。”
剖析:发信人假借朋友名义,要求用户汇款,用户汇款后,中断联系。
10、“还是打到这个×行卡上,办好来信,速回电××号码”
剖析:发信人冒充朋友和家人,要求用户汇款,用户汇款后,中断联系。
推荐阅读:十条秘籍防电信诈骗
● 短信内链接都别点
#p#分页标题#e#
虽然手机短信中也有银行等机构发来的安全链接,但不少用户难以通过对方短信号码、短信内容、链接形式等辨别真伪,所以建议用户尽量不要点击短信中自带的任何链接。特别是Android手机用户,更要防止中木马病毒。
● “验证码”谁都别给
银行、支付宝等发来的“短信验证码”是极其隐秘的隐私信息,且通常几分钟之后即自动过期,所以不得向任何人和机构透露该信息。
● 手机不显号码,别接
目前,除极少数军政方面人士还拥有“无显示号码”电话之外,任何政府、企业、银行、运营商等机构均没有“无显示号码”的电话,所以今后再见到“无显示号码”来电,直接挂断就好。
● 闭口不谈卡号和密码
无论电话、短信、QQ聊天、微信对话中都绝不提及银行卡号、密码、身份证号码、医保卡号码等信息,以免被诈骗分子利用。
● 有些号不能接但能打
为了防止遇上诈骗分子模拟银行等客服号码行骗,遇上不明来电可选择挂断后,再主动拨打相关电话(切勿使用回拨功能),这样可以保证号码的准确性。
● 钱财只能进不能出
任何要求自己打款、汇钱的行为都得长心眼,警方建议如需打款可至线下银行柜台办理,如心中有疑惑,可向银行柜台工作人员咨询。
● 陌生证据莫轻信
由于个人隐私泄露泛滥,诈骗分子常常会掌握用户的一些个人信息,并以此作为证据,骗取用户信任,此时切记要多长个心眼——绝不轻易相信陌生人,就算朋友家人,如果仅仅是在网上,也不可轻信。
● 钓鱼网站要提防
切不可轻易信任那些看上去与官方网站长得一模一样的钓鱼网站,中病毒不说,还可能被直接骗走钱财,所以在登录银行等重要网站时,养成核实网站域名、网址的习惯。
● 新鲜事要注意
诈骗分子常常利用最新的时事热点设计骗局内容,如房产退税、热播电视节目等都常常被骗子利用。如果不明电话中提及一些你从未接触过的新鲜事,也切莫轻易当真。
● 拿不准就打110
如果真有拿不准的事,拨打110无疑是最可靠的咨询手段,虽然麻烦了警察,但必要时候仍可以采取这种手段。
史上最强诈骗短信来袭,诈骗短信范本谨慎防范www.westtour.net/nrsh/20170508/515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