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以如今的社会发展形式来看,校园暴力越演越烈,如今形式已不容乐观。需要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加紧治理和引导。那么,面对校园欺凌是该怎么办?家长应该如何教育孩子?校园欺凌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危害?该如何预防校园欺凌? 遇见校园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以如今的社会发展形式来看,校园暴力越演越烈,如今形式已不容乐观。需要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加紧治理和引导。那么,面对校园欺凌是该怎么办?家长应该如何教育孩子?校园欺凌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危害?该如何预防校园欺凌?
遇见校园欺凌学生自己该怎么做?
近年来,校园欺凌现象频发,广受社会各界关注。日前,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各中小学校针对发生在学生之间,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伤害的校园欺凌进行专项治理。据了解,这是近年来首次从国家层面对校园欺凌进行治理。
据调查,87%的青少年都不同程度地遭受同学的暴力行为,近半数选择沉默。哪些信号说明孩子已遭欺凌?遭遇校园欺凌怎么办?
今年发生的部分校园欺凌事件
A.1月11日晚上,江苏省无锡市女生被打耳光、扯头发的两段共长达3分钟的视频在微信朋友圈里疯转。视频中,一名女生在宿舍角落里遭到数名女生持续羞辱、施暴,而围观女生时不时哄笑奚落,并且满嘴脏话,一名围观者还进行了拍摄。
B.3月5日上午8时许,安徽省黄山市田家炳实验中学一位高三女生发表长微博:因自己是同性恋被班上三名男同学下春药,随后女生父母要报警,而三名男同学却继续威胁该女生。
C.4月23日,山西运城的15岁休学少年张超凡在网吧被同校6名十五六岁的同学殴打致死。
什么是校园欺凌
校园欺凌不一定在校园内发生,放学后同学间的欺负行为也算在内。主要表现是欺负、侮辱弱小的人,令受害者在心灵及肉体上感到痛苦。校园欺凌通常都是重复发生,而不是单一的偶发事件。有时是一人欺负一人,有时集体欺负一人。通常欺负者不觉得自己做得不对,而受害者怕事,默默承受,不敢反抗和告发欺凌者。
制造谣言、说闲话也属于校园欺凌
孩子在学校被某个同学或某几个同学殴打,家长给孩子的零花钱被其他孩子抢走了……这种欺凌是肢体上的,也是家长们认为比较常见的。而有一种欺凌行为最不容易发现,就是言语欺凌。如果说肢体的欺凌比较多发生在男生与男生之间,那言语的欺凌,比较多发生在女孩与女孩之间。他们会用言语刺伤或是嘲笑别人,羞辱别人,给别人起绰号,甚至用威胁恐吓的言辞,给对方心理上造成伤害,言语的伤害比肢体的伤害更大。
还有一种欺凌行为就是关系的欺凌。有一些人,他们就是不喜欢某个同学,尤其在女孩子当中,于是刻意排挤这个同学,制造一些谣言,或说闲话。
另外一种欺凌行为就是网络欺凌。是一个不容易控制的方式,学生们会从社交网站、微信或微博上传递谣言或是恐吓的话语。这种伤害很深,因为知道的人太多,一些孩子觉得丢人,无法接受网友的评价,会尝试自杀。
律师:保护好自身安全最重要
河南有道律师事务所周鸿律师认为,
如果遇到校园欺凌,首先可以大声警告对方,他们的所作所为是违法违纪的,会受到法律纪律严厉的制裁,会为此付出应有的代价。如果对方还是继续欺凌行为的话,应适当自卫,但注意不要防卫过当。
自卫的原则不是以暴制暴打回去,而是同样起一个震慑作用,以行动告诉对方我们不是软弱可欺的。如果反抗后对方仍未停止攻击,应该在自卫的同时大声呼救求助,并且寻找机会逃走,保护好自身安全是最重要的。
遇到欺凌行为,一定要沉着冷静,采取迂回战术,尽可能拖延时间。当在公共场合受到一群人胁迫的时候,应该采取向路人呼救求助的方法。被施暴后,不要沉默,不要害怕报复,及时告诉父母,及时报警,通知学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会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即使未到刑事责任年龄,也会受到校规的惩罚以及警方责令其父母对其的训诫。
另外,严重的暴力行为应以法律方式来维护自身权益。
心理咨询师:遇到欺凌要说出来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李素平说:“很多孩子被恶意欺负后,有的会感到很羞耻或害怕被家长责骂,有的则担心家长为自己出面后,恶霸反而会变本加厉,所以选择沉默。这就需要家长对孩子多了解、多观察,发现反常行为要及时了解并反映给学校。让孩子坚信,父母永远是孩子的坚强后盾。”
校园欺凌行为对学生身心健康伤害非常大,不仅会对“受伤者”造成伤害,而且会对“欺凌者”和“旁观者”同样造成伤害。受欺凌者所受的伤害显而易见,而欺凌别人者因为长期欺负别人,往往会形成以我为中心的霸气和狂妄自大的戾气,从此人格扭曲,德行全失。“旁观者”不但会因为帮不到受害者感到内疚,面对欺凌别人者也会产生不安、恐惧心理。欺凌者在同学中更有号召力和组织力。他们缺少的是获得成就感的机会、处理负面情绪的能力,有的还缺少同情心。
应对校园欺凌,预防和早期干预最重要。除了在校园里开展反校园欺凌的宣传,还要告诉孩子们自我保护的办法,以及鼓励学生拥有更多的自信。另外,通过观察发现有欺凌或受欺凌倾向的学生,事后通过家访等方式进行早期干预。通过心理干预法,引导学生认识自我、发现自我,教会他们怎样交朋友,怎样与他人有效沟通,以及出现暴力冲突时该如何解决,也可以小组形式培养孩子们处理压力、应对矛盾的社交技巧,培养自尊感等。
校园欺凌背后的危害
校园欺凌是指同学间欺负弱小的行为及敲诈勒索等,校园欺凌多发生在中小学,由于很多国家实行多是九年制的义务教育制度,受害者会长期受到欺凌。欺凌过程,蕴藏著一个复杂的互动状态,欺负同学会对同学构成心理问题,影响健康,甚至影响人格发展。
校园暴力的种类
肉体伤害。如打架、欺负弱小同学。甚至伤害老师。
校园凶杀
校园抢劫
校园性侵犯
校园黑社会:校园暴力越来越集体化,而更多地带有黑社会性质。如帮派、收取保护费等等具有组织形式的校园暴力。
校园暴力危害
施暴者:
1.犯罪道路。那些常在中小学打架,特别是加入到暴力帮派的学生。很多都走上犯罪道路。
2.社会遗弃。很难获得社会(主要是学校和家庭)的认可,社会归属感长期得不到满足。
3.“捷径”意识。喜欢畸形发展道路。好逸恶劳。不善于积累。难以感受到小成功的激励。
受害者:
1.肉体损伤甚至残疾。
2.懦弱。缺乏信心和勇气。自卑。逃避。
3.痛苦。心灵的阴影和伤害。
如何预防校园欺凌
1.加大宣传和教育力度。要让社会充分认识到校园暴力问题的严重程度以及危害,使实施者减少侵害行为,使受害者增强自我保护的能力和意识。
2.加强对学校领导、管理人员以及老师的教育和管理力度。
3.学校与当地公安机关建立联动机制,对于实施暴力侵害行为的,要及时依法给以惩处。
4.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电视、电影、网络等媒体对于暴力文化的传播。
5.学校加强门卫制度,发生有人强行进入的情况,校门值班人员一定要及时报告给公安机关和学校保卫部门。
6.从小对未成年人进行责任意识的教育,加强在校学生自我保护方面的教育。
7.防止青少年区歌舞厅、游戏厅、卡拉OK厅、录像厅、网吧等鱼龙混杂的地方。
遇见校园欺凌学生自己该怎么做?校园欺凌背后的危害www.westtour.net/nrsh/20170509/524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