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在我国是一个经济大省,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传承,如今的福建省在中国有着特殊的地位,众所周知福建省是一个造船大省,有很多的船厂分布在福建省内,那么福建省一共有多少个船厂?福建省是从什么开始有船厂的? 福建省造船厂分布情况介绍 福建省的
福建省在我国是一个经济大省,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传承,如今的福建省在中国有着特殊的地位,众所周知福建省是一个造船大省,有很多的船厂分布在福建省内,那么福建省一共有多少个船厂?福建省是从什么开始有船厂的?
福建省造船厂分布情况介绍
福建省的船厂很多。厦门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是一个大型船厂,建造的船型还是比较多的,2007年6月14日,该公司为英国ZODIAC航运公司批量建造的十艘49000车为汽车匀速穿的第五艘完工交付,比合同期整整提前了98天(船台、码头共205天),开创了该型船建造奏起的最新纪录。
福建东南造船厂(原福建省渔轮修造厂),曾经是全国五大渔轮修造基地之一,主要以生产渔船和小型货船为主。后来产品逐步走向多样化,现工厂迁至马尾,兼并省海洋渔业企业船厂,也是福建省船舶设计建造的骨干企业。
诞生于洋务运动的福建船,也就是福建马尾造船厂,现在是股份制企业,企业名称是马尾造船股份有限公司,是福建省最大的造船企业。
福建省白马船厂是福建省四大骨干船厂之一,始建于1965年,地处福建省福安市,现已经发展成为集军用舰船修造保障,2.5万吨级以下民用船舶修造、改装,港口钢结构码头、引桥、陆用大型钢结构件、玻璃钢艇船建造、以及各种船用配件等多种产业为一体的“主业突出、多种经营”的综合生产型企业,除中小型船台船坞外,该船厂还有另一种下水方式——船排下水,拥有船排7道,总长590米。福建华东船厂位于深水避风良港—福建省罗源湾北岸,算是一个大型船厂,是十分理想的国际性修造船基地。船厂拥有一座30万吨级船坞。解放军四八零七厂(海军4807厂)也在福建省福安市。
福建范围内船厂(26家)
厦门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福建瀚海船业有限公司
平潭雄鹰船厂有限公司
福州下洋造船总厂
马尾造船股份有限公司
福建省东南造船厂
福建省冠海造船工业有限公司
福建华东船厂有限公司
福安马头造船有限责任公司
福建新远造船有限公司
福宁船舶重工有限公司
福建白马船厂
福安恒兴船业有限公司
福安长岐造船厂
福建华海船业有限公司
福建圣龙船舶制造有限公司
福建东海造船厂
福安市诚丰造船有限公司
闽东丛贸船舶实业有限公司
泉州船舶工业有限公司
福建新胜海船业有限公司
福建国安船业有限公司
龙海造兴船业有限公司
福建长兴造船有限公司
福建省易和造船有限责任公司
福建立新船舶工程有限公司
福建省造船厂分布情况
福建省什么时候开始建造船厂的?
在151年前的今天,1866年7月14日 (农历六月初三),清政府批准在福建省开办造船厂。
太平天国运动被镇压后,1864年6月15日(距今153年),日意格第一次会晤闽浙总督左宗棠的时候,提出了法中合伙承办造船厂一事。
1866年7月14日,清政府批准在福建省开办造船厂。8月19日,日意格到达福州,左宗棠带他去马尾罗星塔,择定厂址于马尾,并同他就设厂、制造、购器、顾匠、驾驶和经费等一系列问题,由粗而精,做了详细周密的研究,拟订了具体的计划,并斟酌确定保约一件、条议十八款、合同规约十四条。9月,日意格立约画押之后,左宗棠又派员和日意格赴上海,让法国驻上海领事白来尼承担各事画押具保。12月11日,左宗棠正式奏请法国军官日意格、德克碑为船政正副监督。
1867年2月至8月,日意格趁在法国休假的时候,竭力宣传船政计划有益于法国工商业的利益,并向拿破仑三世和法国海军界求取支持并获得成功。也就是说,是日意格促成了法国政府及其技术力量支持左宗棠。
福州船政局之所以选址马尾还与日意格的坚持有关。他在称颂马尾设厂造船的好处时,列举了八条理由:第一,福州海口多山,军事上易于设防;第二,地方与省府很近,容易使高级官吏对船政发生兴趣,也容易得到他们的赞助;第三,附近有海关,经费容易筹措;第四,海口水位较深,凡吃水22英尺至23英尺的火轮船都可进口;第五,福州附近大田县有品味达45%的褐铁矿,开工后厂中所需钢铁可以就近取给;第六,台湾产煤,便于炼铁;第七,福州生活程度低,工资比较低廉;第八,左宗棠为闽浙总督,便于自己监督照顾。总之,日意格认为,从设厂造船所需要的地理、地势、原料、材料、燃料和人力资源以及它在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的重要性来看,马尾在当时来说是一个可取的地方。
身为船政总监督,日意格比较忠实地履行了职责,工作勤勉,沈葆桢说他“常任工所,每日巳、午、未三刻辄到局中与员绅会商,其勤恳已可概见”。在船政初创时,日意格为采购机器设备和各种原材料,不辞劳苦地屡赴法国及东南亚各国。他从法国招募第一批洋匠来华工作。建厂事宜大体就绪后,便抓紧时机开工造船,并确定造船为船政中心任务。他统揽了头绪万端的大小事务,调度得法,仅一年多时间便造出了中国第一艘千吨级轮船“万年青”号。在设厂造船的同时,日意格也重视中国第一所海军学校:船政学堂的建设,从选配教员到制订教学方针,他花费心机,全面落实了“包造”、“包教”的合同条款。值得一提的是,他经手大量采购、募工、发包工程等经费,但做到账目清楚,未发现贪污劣迹。
合同结束后,其政绩主要有:筹建了第一座近代化的船舶修造厂;造成近代舰船15艘(军舰10艘、商船5艘);开设船政前后学堂,培养了造船、设计、驾驶、轮机4个专业的学生和艺徒300余名。1868年,日意格还编辑了第一部法中工具书———《福州船政学校常用技术词典》,便利了中国学生学习技术。1874年,船政大批洋员如约解聘,日意格却留任为船政顾问。
1886年2月20日,日意格病死于法国戛纳。可以说,其一生的大部分时光都与中国船政的事业结合在一起,日意格较负责地为新兴的中国造船工业工作,也获得了极为丰厚的报酬,月薪高达1000两白银(比沈葆桢还多400两),并在5年合同完成后,获得20万法郎的奖金。正如他给一位朋友信中所说:“我带了一大笔钱回法国。”
客观地说,日意格为中国乃至远东第一家造船厂的创设及最初的顺利发展,耗尽心血,施展了才干,立下了汗马功劳,这是值得肯定的。鉴于其功绩,清政府于金钱酬劳外,也给了他诸如赏一品提督衔、花翎、穿黄马褂、一等男爵、一等宝星等荣誉。
1871年7月12日(清同治十年),福建船政建造的扬武号木壳巡洋舰开工,1872年4月23日下水,同年12月完工,造价25.4万两银。该舰是中国第一艘自制的近代化巡洋舰。1884年马江海战中被法国军舰击沉。该舰长63米,宽12米,排水量1560吨,马力1130匹,航速12节,船员200名。动力系统进口自英国格拉斯哥工厂。主炮选用了一门威斯窝斯150磅(口径190mm,炮重7.5吨)前装六角膛炮,是船政开始自造军舰至当时最大口径的火炮。该舰是福建水师的旗舰,也是马尾海校的练习舰,可见水手全员登上帆桁准备收张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