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被称为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当年在美国学成回国,带领中国的科研人员一同致力于航天等方面的研究,可以说今天中国在航天等领域的成就都离不开钱学森,钱学森的一生都贡献给了国家,贡献给他所热爱的事业。
钱学森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被称为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当年在美国学成回国,带领中国的科研人员一同致力于航天等方面的研究,可以说今天中国在航天等领域的成就都离不开钱学森,钱学森的一生都贡献给了国家,贡献给他所热爱的事业。
钱学森发明过什么东西吗?
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第一次潜射实验前,要先确定落弹范围。“定大了,人家会笑话;定小了,打不进去出洋相。”航天科技集团科技委原副主任沈新荪回忆说,为这事大家研究了好几个月,钱老经常听取汇报。
有一次开会,当汇报到一个地理数据时。钱老打断说:“这个数据,小数点后为什么有四位?这四位是怎么出来的?”
大家这才想到,以当时有限的遥感测量能力,数据都不够精确,小数点后四位根本没意义。钱老敏锐地发现了这一点。
原文:
任新民评价说:“他不是一个只懂理论的科学家。他很讲求实际。”
任新民50年代初在国内参照钱学森的书试制导弹。书里提到用沥青等材料做固体火药。但始终不成功。
钱学森回国后两人见面,任新民提出了问题。钱学森回答:“沥青是混合物,不是所有沥青的成分都一样。”一言让任新民开了窍。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科技委原主任屠善澄比钱学森晚回国半年,跟钱学森同住在中关村。钱学森跟他聊天时说:“你呀,回了国,要把国外的思路换个样子。要千方百计为国家服务,研究透了,就要去做。”
钱学森问屠善澄想做什么,屠善澄说是教书。钱学森回答道:“有比这个迫切的事。”
后来,钱学森筹建自动化研究会,请屠善澄来当秘书。一次,屠善澄代表钱学森出国去参加国际自动化大会。钱学森嘱咐他,千万不要上东德西德问题的套——当时两家都要参加自动化协会,怕有人借此提出两个中国。
“其实这个时候我们对‘一个中国’的提法,还没那么强调,”屠善澄说:“他就和我打了这个招呼。我没犯错误。回来汇报,他很高兴。”
钱学森是如此爱国,“他回国后,第二天就带全家去天安门广场向国旗鞠躬。”原航天部政治部主任马云涛说。
庄逢甘说:“他常讲:‘外国人能的,我们也能’。他这种不服输的劲头,对队伍是一大促进。”
摘自:
钱学森是世界著名科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由于钱学森回国效力,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向前推进了至少20年。钱学森发明了“航天”和“导弹”这两个词。
钱学森的一生有哪些成就?
钱学森是我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先驱和杰出代表,在空气动力学、航空工程、喷气推进、工程控制论、物理力学等技术科学领域作出了开创性贡献,是中国近代力学和系统工程理论与应用研究的奠基人和倡导人。
1956年初,钱学森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同年,国务院、中央军委根据他的建议,成立了导弹、航空科学研究的领导机构———航空工业委员会,并任命他为委员。1956年,钱学森受命组建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所———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并担任首任院长。他主持完成了“喷气和火箭技术的建立”规划,参与了近程导弹、中近程导弹和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直接领导了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第一个星际航空的发展规划,发展建立了工程控制论和系统学等。
原文:
在控制科学领域,1954年,钱学森发表《工程控制论》的学术著作,引起了控制领域的轰动,并形成了控制科学在上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的研究高潮。1957年,《工程控制论》获得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同年9月,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IFAC)成立大会推举钱学森为第一届IFAC理事会常务理事。他也成为该组织第一届理事会中唯一的中国人。
在应用力学领域,钱学森在空气动力学及固体力学方面做了开拓性研究,揭示了可压缩边界层的一些温度变化情况,并最早在跨声速流动问题中引入上下临界马赫数的概念。1953年,钱学森正式提出物理力学概念,主张从物质的微观规律确定其宏观力学特性,开拓了高温高压的新领域。
在系统工程和系统科学领域,钱学森在80年代初期提出国民经济建设总体设计部的概念,坚持致力于将航天系统工程概念推广应用到整个国家和国民经济建设,并从社会形态和开放复杂巨系统的高度,论述了社会系统。他发展了系统学和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方法论。
在喷气推进与航天技术领域,钱学森在40年代提出并实现了火箭助推起飞装置,使飞机跑道距离缩短;1949年,他提出火箭旅客飞机概念和关于核火箭的设想;1962年,他提出了用一架装有喷气发动机的大飞机作为第一级运载工具,用一架装有火箭发动机的飞机作为第二级运载工具的天地往返运输系统概念。
在思维科学领域,钱学森在80年代初提出创建思维科学技术部门,认为思维科学是处理意识与大脑、精神与物质、主观与客观的科学,推动思维科学研究是计算机技术革命的需要。他主张发展思维科学要同人工智能、智能计算机的工作结合起来,并将系统科学方法应用到思维科学的研究中,提出思维的系统观。
在人体科学、科学技术体系等方面,钱学森也作出了重要贡献。
钱学森发明过什么东西吗?钱学森的一生有哪些成就?www.westtour.net/nrsh/20170509/571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