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幼军为什么被撤职,于幼军简历

生活 梦幻男人 评论

于幼军简历,男,汉族,1953年1月生,江苏丰县人,197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1年9月参加工作,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毕业,在职研究生学历,哲学博士。 摘自: 2015年1月,因年龄原因,不再担任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 版权所有

  于幼军简历,男,汉族,1953年1月生,江苏丰县人,197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1年9月参加工作,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毕业,在职研究生学历,哲学博士。 摘自:

  2015年1月,因年龄原因,不再担任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 版权所有:

  于幼军为什么被撤职?因为其已经达到退休年龄!2015年1月14日,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任鄂竟平表示,南水北调办副主任于幼军已到退休年龄卸任,新副主任将在20天内到任。

摘自:

  人社部官网网站公布的国务院任免国家工作人员名单。其中提到,免去于幼军南水北调办副主任职务。 摘自:

  “至于那些并非个人所能左右的事,就由他去罢。”在于幼军的谢幕之作—2013年11月出版的《求索民主政治:玉渊潭书房札记》一书中,他这样写道。 版权所有:

于幼军为什么被撤职,于幼军简历

摘自:

  曾和网民圆桌谈深圳发展

版权所有:

  任深圳市长期间与普通网友就城市未来进行公开交流,这在当时还是全国首例。

版权所有:

  1981年,于幼军进入广州市社会科学研究所(今广州市社会科学院),担任社会问题研究室副主任。1986年8月任广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1986年11月任广州市东山区委书记;1990年3月任广州市天河区委书记兼区人大常委会主任。1992年,于幼军进入广州市委常委序列,并兼任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广州保税区两个管委会主任和党委书记的职务。仅数月后,即升任广东省委宣传部长,一年后跻身省委常委序列。

摘自:

  2000年4月,于幼军出任深圳市代理市长,两个月后获扶正,开始主政一方。于幼军曾在一次情况介绍会上发出豪言,要以高新技术产业带的方式“再造”一个深圳。 原文:

  2002年11月,一篇名为《深圳,你被谁抛弃》的网文出现在各大论坛上。这篇1.8万字的长文,毫不客气地指出深圳当前发展所面临的困局。这些困局包括,高新技术产业逃离深圳、政策优势丧失、金融话语权旁落、高级人才吸引力衰退、国有经济改革迟缓、政府部门效率低下、治安环境日趋恶劣、城市精神空洞虚化、固步自封缺乏反省……

版权所有:

  于幼军次日就看到这篇网文,“下载下来看了两三遍,很有感触。”

原文:

  2003年1月,他力排众议,通过媒体牵线搭桥,与网文作者“我为伊狂”进行圆桌对话。《南方周末》曾报道称,面对这名敢于挑刺的网友,于幼军称赞他的文章是“条件所限,不必厚责”,并称他是“爱深情切”,鼓励他今后多给深圳提建议。市长与普通网友就城市未来进行公开交流,这在当时还是全国首例。 原文:

  《南方周末》报道称,从外界的反应来看,于对于这一事件的处理,不但稳妥地化解了网文事件给深圳带来的冲击,而且进一步树立了深圳包容、大度、开放、开明的形象,在网上更是好评如潮。2003年6月,于幼军出任湖南省副省长。

摘自:

  “湖南是一块神奇的土地。”于幼军在任前发言时说,他会努力把在广东、深圳学习、工作所积累的体会和才智带到湖南,为湖南经济殚精竭虑。于幼军曾积极推动粤港澳以及泛珠三角区域内其他成员的合作,主动承接粤港澳产业转移,融入以珠三角为中心的华南经济圈,以让湖南获得新的发展动力与发展空间。 原文:

  折戟矿难多发的山西 摘自:

  媒体曾称,一心治煤治污的时任山西省长于幼军从未想到,黑砖窑“破坏力”竟不亚于煤窑。 原文:

  2005年7月,于幼军跨越一千多公里,从湖南来到山西,也跨过了从副省级干部到正省级干部的坎。

原文:

  彼时,山西矿难频发。2005年上半年,死亡人数超过10人的就有吕梁交城矿难、朔州细水煤矿瓦斯爆炸、晋中煤矿瓦斯爆炸、蒲县煤矿瓦斯爆炸、繁峙义兴寨矿难等多个事故。

  履新山西代省长之前,于幼军对山西的印象,即包括“矿难很多”这一条。“7月1日山西召开干部大会宣布任命后,我就回湖南交接工作。结果我一回到湖南,7月2日山西就发生了宁武矿难,死了19个人,我说真是给我来个下马威啊。”于幼军在接受《南方周末》采访时说。

版权所有:

  他决心将煤的文章做好。

版权所有:

  据《经济视点报》报道,2005年,还只是山西“代省长”的于幼军不顾很多人的担心与反对,提出“山西不能再要流血的、黑色的GDP了”,并且做出了到山西后的第一个动作:关闭山西全部4000多个非法煤矿。 原文:

  该报道称,为达到打击非法小煤窑的目标,于幼军甚至下令派直升机去拍照,并要用卫星定位来紧锁黑窑主。为了从根子上整治矿难与小煤窑,他把正在试点的对煤矿的有偿开采方案在全省推开。 版权所有:

  2006年1月,于幼军获“扶正”。 原文:

  这之后,山西依然爆发过多起矿难,而“黑砖窑事件”则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2007年,山西省被曝光多起黑砖窑主非法限制民工人身自由,非法雇佣童工,强迫民工超强度工作,殴打民工致死、致残等事件,造成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

版权所有:

  是年6月,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时任山西省长于幼军代表省政府做了检查。

摘自:

  7月,《南方周末》头版刊发了《面对黑砖窑事件 于幼军坦陈心迹》一文。文中称,“黑砖窑事件突如其来,对此,主政山西不到两年的于幼军也始料未及,一心治煤治污的山西省长从未想到,砖窑所造成的"破坏力"竟不亚于煤窑。”

原文:

  8月,山西省委召开全省领导干部会议,宣布中央关于山西省政府主要领导调整的决定。中央决定,孟学农同志任山西省委委员、常委、副书记,于幼军同志不再任山西省委副书记、常委、委员职务,中央另有任用。 摘自:

  深圳3年,湖南2年,山西2年,于幼军在3个地方的任职均未满一届任期。

版权所有:

  2008年再次“跌落” 原文:

  对于2008年的再次遇挫,于幼军曾撰文回忆道:“先是被接受调查,半年后受撤职处分。”

原文:

  于幼军继续一路北上。 版权所有:

  2007年9月,于幼军以文化部党组书记、副部长的身份亮相。次月,于当选第十七届中央委员。2008年3月全国“两会”后,蔡武当选文化部部长,于幼军则继续担任副部长。

原文:

  “我先是被接受调查,半年后受撤职处分。”于幼军曾撰文回忆。2008年9月,中央政治局对于幼军做出留党察看两年的处分,一个月后,他的中央委员会委员职务在十七届三中全会上被撤销。 摘自:

  后来,于幼军在题为《图书馆可以助人治病疗伤》的回忆文章中写道,“运交华盖、遭受挫折,理想信念不能变,精神身体不能垮,不虚度宝贵光阴,不白领人民俸禄,利用赋闲待业之机,读书写作去也。” 版权所有:

  2008年10月,受处分后十来天,于幼军安顿好80岁高龄的老母亲,来到国家图书馆。他在此“读书写作、疗伤治病”。于幼军后来回忆:“如此春去秋来,我阅读了三四千万字的图书资料,写下了上百万字的读书笔记及资料摘录。” 摘自:

  2010年12月25日,于幼军撰写的140万字的三卷本《社会主义五百年》书稿校对完毕,并签发至出版社。凑巧的是,当天上午书稿刚送出,下午,于幼军就接到了中组部负责人的电话,通知他下周到新单位报到。

版权所有:

  副部级的南水北调办副主任,成为于幼军仕途的最后一站。

版权所有:

于幼军为什么被撤职,于幼军简历www.westtour.net/nrsh/20170508/48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