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兵是对武装力量进行检阅的仪式。通常在国家重大节日、迎送国宾和军队出征、凯旋、校阅、授旗、授奖、大型军事演习时举行,以示庆祝、致敬,展现部队建设成就,并可壮观瞻,振军威,鼓士气。 由于文化差异的影响,不同国家其阅兵形式也有所不同。大体从形式
阅兵是对武装力量进行检阅的仪式。通常在国家重大节日、迎送国宾和军队出征、凯旋、校阅、授旗、授奖、大型军事演习时举行,以示庆祝、致敬,展现部队建设成就,并可壮观瞻,振军威,鼓士气。
由于文化差异的影响,不同国家其阅兵形式也有所不同。大体从形式上可分为苏式阅兵、英式阅兵、法式阅兵和美式阅兵四种,以下为采用不同的阅兵形式的部分国家:
苏式阅兵
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等独联体及原华沙条约组织成员国家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朝鲜、古巴、利比亚、伊拉克、越南、蒙古等。
其特点是场面及气势在4种阅兵模式中最为隆重宏大,徒步方阵受阅时采用德式正步(俗称“鹅步”,类似于爱尔兰踢踏舞舞步),显得特别整齐划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大规模阅兵时对士兵步幅大小、时间甚至眼神的要求被外界认为达到苛刻的程度);侧重于展示本国最先进的武器装备,在4种模式之中最能体现阅兵震慑敌对国家或敌对势力的本来意义,故此往往最能够吸引国际舆论的关注。
英式阅兵
英国、印度、巴基斯坦、新加坡、埃及等英联邦成员国,其特点是受阅部队的方阵及队列行进基本上继承了维多利亚时代的传统,侧重于缅怀本国军队过往的光荣历史,阅兵式上会出现很多早已淘汰的兵种及武装备,部分方阵官兵会穿着老式军服受阅。
法式阅兵
法国、西班牙、意大利、瑞典等欧洲大陆国家,其特点是士兵走正步时的步幅比英式阅兵小,对车辆方阵的编排带有较强的艺术气息。 原文:
世界大阅兵中国排名第几:
绝对的第一,其他国家的没法看!
2009年9月3日,位于北京郊区的一处解放军官兵徒步方队在阅兵村内训练。今年国庆节将举行新中国成立60周年国庆首都盛大阅兵仪式。
据不完全统计,从2009年年初至今,世界上有12个国家举办过不同规模的阅兵式。这些阅兵式有的和中国一样,在国庆日举办,但也有很多是选在建军节或其他有特殊含义的日子举行。而且就如同世界各国文化的差异一样,各国阅兵式也有很大不同。我们特意从中选取了比较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六个国家,领略不同文化背景下这场国家庆典的不同味道。
2009年5月9日,俄罗斯在首都莫斯科红场举行盛大阅兵式,庆祝卫国战争胜利六十四周年。
俄罗斯:红场精神得弘扬
时间:2009年5月9日,卫国战争胜利纪念日
地点:莫斯科红场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刘洋发自莫斯科 5月9日是俄罗斯卫国战争胜利纪念日,俄罗斯在今年这一天依照惯例在红场举行了规模宏大的阅兵式,本报记者有幸见证了这一过程。
应该说,红场阅兵从最开始就与俄罗斯民族精神和国民士气紧密相连。
近两年来,俄罗斯"59"红场阅兵均分为五部分:首先是国防部长乘车检阅到场部队,接受指挥官报告,随后向总统报告;其次是总统发表讲话,鸣礼炮,奏国歌;然后是各军兵种方阵分列式;再次是武器及车辆装备通场展示;最后是飞机低空飞越红场的表演。整个阅兵安排得比较紧凑,各项过程如行云流水,总时间不超过1小时。
而展示的装备包括了俄军现役装备中的先进兵器,如长达20多米的"白杨"洲际弹道导弹,"图-160"战略轰炸机、图-95战略轰炸机、世界最大的安-124运输机,"伊斯坎德尔"短程战术导弹、S-300地空导弹,"山毛榉"和"托尔M2"防空导弹,T90主战坦克。
参加分列式的各军兵种方阵2009年有所变化,一个方阵每排20人,共10排,两个方阵组成一个队列,全部总共18个队列。而去年的方阵每排12人,共10排,共总19个队列。俄新社的报道说,改变原因的原因是,"这是苏联时期军人采用的队列",看起来"更有力,更雄壮"。
红场阅兵向苏联标准看齐,反映了俄领导人希望重振国威、恢复昔日实力与荣耀的决心。而弘扬"红场精神",正是俄实现梦想的重要精神保障。
2009年7月14日,法国在巴黎香榭丽舍大道上举行传统阅兵仪式,庆祝该国国庆节,图为法国共和国卫队接受检阅。
法国:武器为辅人为本
时间:2009年7月14日,国庆日
版权所有:
地点:巴黎香榭丽舍大街
《国际先驱导报》特约撰稿张艾弓发自巴黎 法国的国庆阅兵式逢每年的7月14日举行,也即是纪念法国大革命时期民众攻陷封建王朝的象征--巴士底狱的那一天。每当这天,首都巴黎香榭丽舍大街的阅兵活动就会成为万众瞩目的中心。
法国举办国庆阅兵式,其出发点自一开始便是激发民众对共和国的自豪感,展示军队严整的仪容、增进军民间的联系。国庆日这天,会有数十万民众涌向香街观看阅兵式,阅兵式后受阅的各支部队会在首都人群最集中的不同地点设置展台、展板,有军人为民众讲解军事常识、介绍军队生活,并向民众近距离展示武器装备,所以阅兵式后会在街头看到孩子们在坦克与装甲车上爬上爬下的场景。
法国的国庆阅兵不以展示武器为主,地面受阅部队从香街西处的尽头--凯旋门起步,其方阵以法军规整的每分钟120步的步幅向着下面的协和广场迈进,各支部队执起自己的旗幡、穿戴起标志性的制服,甚至还各自携带自己标志性的武器,比如一般打头阵的方阵--综合理工大学的学生们穿戴的是拿破仑时代的制服,佩剑行进,跟随其后的圣西尔特种军校的学生们也是19世纪的打扮,行进方式则是一手把剑、一手执鞘,威严肃穆。
最富有特征的是通常最后进场的外籍兵团方阵,这支由136个国籍士兵组成的雇佣军团,走在前排的是留着红胡子、肩扛斧头、身披皮围裙的小方队,这是100多年前后勤兵的着装。因此,观看法国国庆阅兵式也是对法军历史的一次重温与了解。
原文:
印度媒体有评论指出,游行中使用木制的坦克、舰船和导弹,上面摆放模型士兵,随着军事歌曲和模拟海浪的声音的缓缓前行的画面,似乎与正在崛起的印度形象不那么相符,尤其是在外国嘉宾面前,显得有些可笑。
与士兵们一起出场的还有数百名学生边唱边跳,与印度各个邦的花车一起展现印度多样的文化。整个游行以骑兵和4架米-17直升机将花瓣洒向路边的观众开始,以直升机和战斗机掠过天际作为盛大游行的高潮和结束。
由于这种激动人心的"爱国主义"游行不仅每年都花掉纳税人上千万卢比,也让首都市民整个1月的出行都受到限制,因此也引起一些印度媒体的微词,建议应该改成几年一次阅兵。
2009年4月18日,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举行了盛大的建军节阅兵仪式。当日是伊朗的建军节,每年的这一天都会举行隆重的阅兵仪式。
伊朗:规模随着局势变
时间:2009年4月18日,建军节
地点:德黑兰南郊霍梅尼陵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车玲发自德黑兰 伊朗每年举行两次较大规模的阅兵仪式,一是4月举行的庆祝建军节阅兵式,二是9月举行的纪念两伊战争阅兵式。近年来,伊朗由于核问题与西方国家关系持续紧张,美国至今也没有排除武力解决核问题的可能性,以色列也不断放言随时准备对伊朗发动进攻。在此背景下,伊朗加紧了武器研制和军队建设,其成果在每次阅兵式上都得到了体现。
版权所有:
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每次也都会在阅兵式上发表强硬讲话,赞扬伊朗在国防领域的巨大成就,同时也警告敌人不要妄图威胁伊朗的国家安全。因此,伊朗的阅兵式有着浓郁的政治色彩。
2009年4月18日是伊朗军队建立30周年,伊朗按照惯例在位于首都德黑兰南郊的霍梅尼陵前举行了大规模阅兵式。伊朗海陆空三军、伊斯兰革命卫队及民兵动员组织参加了阅兵式,接受艾哈迈迪-内贾德及高级军方官员的检阅。阅兵式上,除伊朗武装部队各兵种列队接受检阅外,伊朗自行研制的军用飞机、坦克、雷达和导弹等新式武器装备也逐一展示,伊朗伞兵还进行了跳伞表演。
随着核问题及伊朗与西方国家关系的演变,伊朗阅兵式的规模似乎也相应起着微妙的变化。建军节当天,伊朗原计划举行伊斯兰革命以来最大规模的空军阅兵式,但主办方当天以天气原因为由取消了大部分飞行表演,只有一些直升机和少数战斗机参加了阅兵式。有分析人士认为,这是由于今年3月21日伊朗新年来临之际,美国新总统奥巴马向伊朗政府和人民发出新年问候、主动示好,使得伊朗的强硬立场稍微软化的缘故。
原文:
2009年6月24日,委内瑞拉举行阅兵式纪念卡拉沃沃战役胜利188周年,并由总统查韦斯亲自主持。
2009年6月13日,英国伦敦为纪念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官方生日举行盛大的阅兵式,大约有超过600名的警卫和骑兵参加。
2009年6月2日,意大利首都罗马举行一年一度的阅兵式,庆祝意大利共和国成立63周年。阅兵仪式按照惯例在罗马市中心帝国广场大道上举行,来自意大利三军各兵种、宪兵和警察部队、各军事院校的6400名官兵依次列队接受了检阅。
2009年5月6日,保加利亚举行盛大阅兵仪式,庆祝该国军队节。阅兵式上展示了米格-29战机、地空导弹、T-72坦克等。 #p#分页标题#e#
2009年9月1日,利比亚举行卡扎菲执政40周年庆典活动,首都黎波里洋溢着节日气氛,到处张灯结彩,张贴卡扎菲的画像,悬挂为卡扎菲歌功颂德的标语,绿色广场上还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
2009年8月30日,在土耳其首都安卡拉举行了"胜利日"庆典,纪念土耳其在1922年战胜外来侵略军,取得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
2009年8月24日,乌克兰首都基辅举行盛大阅兵式庆祝独立18周年。
2009年5月21日,也门首都萨那举行隆重的阅兵式庆祝也门统一19周年。
世界大阅兵中国排名第几,世界公认第一!www.westtour.net/nrsh/20170508/490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