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各国都想加入亚投行,欧洲国家加入亚投行的好处

生活 梦幻男人 评论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是一个政府间性质的亚洲区域多边开发机构,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总部设在北京。亚投行法定资本1000亿美元。 原文: 2013年10月2日,习近平主席提出筹建倡议,2014年10月24日,包括中国、印度、新加坡等在内21个首批意向创始成员国的财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是一个政府间性质的亚洲区域多边开发机构,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总部设在北京。亚投行法定资本1000亿美元。 原文:

2013年10月2日,习近平主席提出筹建倡议,2014年10月24日,包括中国、印度、新加坡等在内21个首批意向创始成员国的财长和授权代表在北京签约,共同决定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2015年3月12日,英国正式申请加入亚投行,成为首个申请加入亚投行的主要西方国家。 原文:

2015年3月,法国、德国、意大利、卢森堡、瑞士、奥地利、澳大利亚、土耳其、韩国先后已同意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这将使亚投行扩围至37个成员国。 摘自:

为什么各国都想加入亚投行,欧洲国家加入亚投行的好处? 原文:

为什么各国都想加入亚投行,欧洲国家加入亚投行的好处

版权所有:

3月12日以来,短短十天内,英国、德国、意大利、法国、瑞士、卢森堡等西方国家纷纷申请加入亚投行。对此,朱光耀对腾讯财经表示,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建立“亚投行”的倡议后,在亚洲乃至在全世界都产生非常强烈的反应。“无论是区域内国家,还是区域外国家都对亚投行给予欢迎和支持。”

摘自:

“总的来说,亚投行的目的就是通过亚投行的互联互通,解决亚洲地区基础设施发展和融资供应方面所存在的巨大的缺口。”朱光耀对腾讯财经解释,亚投行的原则是合作共赢,习近平主席在借鉴签订亚投行备忘录代表的时候,特别强调 “人心齐、泰山移”。尽管亚投行是中国的倡议,但是反应了亚洲乃至世界的需求,所以各国都应该共同努力来办好这个机构。

版权所有:

此外,朱光耀还对腾讯财经表示“要想富、先修路”,这是中国的经验,也被世界普遍认可。朱光耀认为,基础设施的发展对一国经济非常重要,这是全世界的潮流。“这就是为什么是G20或者是其他的机制都把基础设施发展作为重要议题。” 版权所有:

值得注意的是,朱光耀强调亚投行要开放包容。亚投行既是亚洲地区基础设施发展需要的机构,也是现有国际金融体系特别是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的补充,而不是替代。这个方面在这个体制下,现有的发展银行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关系是互补的,是相互的支持。 原文:

“因此,不管是世行行长,还是亚洲开发银行的行长,都欢迎亚洲基础设施银行的倡议,并希望在亚投行建立后,和亚投行开展融资。”

原文:

朱光耀对腾讯财经表示,按照亚投行的原则,无论是亚洲域内还是域外国家,只要是致力于促进区域和全球基础设施发展的国家,都欢迎加入亚投行。它的目标就是合作共赢。 摘自:

共享亚太发展红利 摘自:

在错过成为第一批正式意向创始成员国后,英法德意四国为何最终选择申请加入亚投行?根本原因在于,他们清醒地意识到,中国以及整个亚洲将毫无疑问地成为未来全球经济活力最强的地区,亚洲成为任何国家都不能放弃的“价值投资”宝地。 摘自:

比利时布鲁塞尔当代中国研究院资深研究员傅立门对新华社记者说,欧洲四国申请加入亚投行的主要考量,是“为了参与一项在世界发展速度最快地区的重大经济倡议”。亚洲经济在腾飞,其巨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需求,使亚洲成为潜力无穷的投资沃土。

摘自:

据介绍,初期亚投行将主要向主权国家的基础设施项目提供主权贷款。今后亚投行也将考虑设立信托基金,针对不能提供主权信用担保的项目,引入公私合作伙伴关系模式(PPP),通过亚投行和所在国政府出资,与私营部门合理分担风险和回报,动员主权财富基金、养老金以及私营部门等更多社会资本投入亚洲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

欧洲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丹尼尔·格罗斯也认为,欧洲四国是看到了中国的地区影响力,可以为欧洲在亚洲区域的投资提供“中国担保”,增强投资保护。这证明了中国在促进欧洲与亚洲区域合作的重要纽带作用。 原文:

善谋势者方能成大事,通过合作分享发展趋势带来的红利,是中国和其他国家在亚投行创立问题上走到一起的根本原因。回顾过去三十多年的中国经济发展历程,放下偏见、寻求合作者都成功分享到了巨大的中国发展红利,这也是中国将硬实力转变为软实力的基础所在。

原文:

增益国际金融治理

原文:

客观来说,像亚投行这样一家服务于地区的专门性开发银行,不可能改变世界银行和现有地区性开发机构在全球发展进程中的主导地位。亚投行是补充和增益、而非挑战和替代全球治理秩序。 原文:

世界银行行长金墉日前在东京就对设立亚投行,以及英国加入亚投行表示欢迎,并指出世行和亚投行具有巨大合作潜力。

摘自:

据亚洲开发银行预计,到2020年亚洲地区的基础设施投资额将高达8万亿美元,按照目前的资金能力,即便是世行、亚洲开发银行和亚投行加起来,也远远难以填满这个缺口。因此,这是一个大到没有人可以单独吃完的蛋糕,合作意味着所有人可以分得更大的一块。

摘自:

布鲁塞尔智库欧洲国际政治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弗雷德里克·埃里克松对新华社记者说,亚投行既非一种侵蚀既有多边机构的企图,也非一种按照中国利益需求重建世界权力结构的倡议。

摘自:

在某种程度上,亚投行所发挥的“鲶鱼效应”将推动现有国际机构的改革。不可否认,世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贸易组织(WTO)这构成全球经济治理秩序的三大基础性机构,或多或少出现了低效和运营成本过高等问题。

原文:

“亚投行的兴起,搅起世界多边机构一池春水,引发竞争模式,这对全球而言,无疑有利。全球治理机构标准将逐渐提高,”美国新闻博客网站《赫芬顿邮报》的评论可谓公允。

原文:

不是对抗而是互补

版权所有:

有人宣称,亚投行的成立是一件“划时代的大事件”。不过,这种说法其实不符合中国倡导成立亚投行的宗旨。正如中国财政部部长楼继伟所说,业务定位为准商业性的亚投行不应变成国家之间博弈的机构,不应搞政治化。

版权所有:

针对美国方面有关亚投行在环保标准和透明度等方面的担忧,楼继伟说,不同国家对亚投行有不同看法也是正常的,大家可以进行充分交流。作为一家政府间性质的多边开发机构,亚投行将按照多边开发银行的模式和原则运作,“亚投行将吸收和借鉴现有多边开发银行在治理结构、保障政策方面好的做法,关注环境、移民问题等。” 原文:

的确,亚投行不应当成为中美对抗的舞台。实际上,正在努力建设新型大国关系的中美两国拥有广泛共同利益,肩负重要的共同责任,应该变赢者通吃为各方共赢,共同做大亚太发展的蛋糕,共同促进亚太大繁荣。 摘自: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荣休所长弗雷德·贝格斯滕在日前发表的《美国应该加入亚投行》的文章中说,中美应在亚投行问题上加强合作。他写道:“美国还应鼓励世行和其他现有多边贷款机构与亚投行密切合作。这样,亚投行项目就能在世界经济中扮演积极角色,并受益于中国不断增强的发挥建设性全球领导力的意愿。”

摘自:

世界需要亚投行,亚投行也需要世界。因此,发达经济体的加入值得欢迎。并且中国政府也一再表明,亚投行是一个旨在提供公共产品的开放性合作平台。中方欢迎更多的国家加入这个开放、包容的机构,共同为亚洲和全球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原文:

为什么各国都想加入亚投行,欧洲国家加入亚投行的好处www.westtour.net/nrsh/20170508/496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