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与软银老总孙正义什么关系?马云背后的男人

生活 梦幻男人 评论

马云与软银老总孙正义什么关系?马云背后的男人 他可算是雅虎杨志远、阿里巴巴马云的老板;薛蛮子在他手下赚得第一桶金;他投资了中国诸多互联网企业;他将iPhone引入日本;美国《商业周刊》称他为电子时代大帝。 孙正义的家庭不算富裕(他自己说的),父亲

  马云与软银老总孙正义什么关系?马云背后的男人

 

  他可算是雅虎杨志远、阿里巴巴马云的老板;薛蛮子在他手下赚得第一桶金;他投资了中国诸多互联网企业;他将iPhone引入日本;美国《商业周刊》称他为电子时代大帝。

马云与软银老总孙正义什么关系?马云背后的男人


马云与软银老总孙正义什么关系?马云背后的男人

 

  孙正义的家庭不算富裕(他自己说的),父亲是开弹珠房的。弹珠房类似于老虎机,是日本流行赌博的一种。因为雨天生意会受到影响,所以孙正义从小就下定决心要让自己的生活不受任何外在因素的掌控。

 

  从血统上看,孙正义并不仅仅拥有日韩血统,追根溯源,孙家祖先从中国迁往韩国,至孙正义祖父一代,孙家才由韩国的大邱迁至日本九州。孙正义是名符其实的“混血”。也正因为是韩国后裔,孙正义在少年时始终无法融入等级森严的日本社会。

 

  高中时期,孙正义看了日本麦当劳经理藤田田写的《犹太人经商法》一书而深受感动,于是从九州跑到了东京请求和藤田田见上一面。藤田田给这个莽撞的少年的建议是:“我如果还年轻,才不会搞食品销售,而是去做和电脑相关的生意。”来到美国求学时,遭遇微型计算机带来的冲击,孙正义仔细回味藤田田的话,多少确定了今后努力的方向。

 

  孙正义高中毕业后去了美国。他念的是名校加州伯克利商学院。这时,他开始有些与众不同。他每天会从字典里随机挑出3个单词,组合在一起。然后每天花5分钟,思考这些词能让他发明创新一些什么东西。这样坚持了一年之后,孙正义捣鼓出来了250多项大大小小的小创意。其中改变他命运的是这三个词:“字典”“声音合成器”“计算机”。当时,他的灵感是,为什么不做一个可以看到日语,就能立即说英语的智能辞典?这样日本人就也许不必再学英语了。

 

  1980年5月21日,在伯克利求学的薛蛮子领不到奖学金,只能勤工俭学,他在伯克利的校刊上看到了一个机会,聘请懂汉语拼音的翻译,制作翻译机。薛蛮子暗自窃喜,就乐颠颠地跑去应聘,敲开门,出来的是一高一矮两个人,矮个的叫孙正义,高个的叫陆弘亮。他们提供的工资是每小时7美元,薛蛮子在这份工作中赚到了7000美元。那时,与薛蛮子一起为孙正义工作的,还有一个正在伯克利读书的戏剧博士,叫赖声川。回到日本后,孙正义就把机器卖给了夏普公司,价格是100万美元。他立即着手创办软银。

 

  软银,顾名思义,是软件银行的意思。虽然现在软银有点类似中国联通这种运营商,但是在成立初期,也是做软件批发起家。孙正义期间还做了几年的日本软件杂志。希望日本人都能了解计算机,但是都是以严重亏损告终。

 

  后来孙正义转换思路策略,开始从美国引进一些先进领域的公司和业务进入到日本。最早开始被引入的是美国的硬件。比如局域网设备,比如路由器等等。由于担心风险太大,孙正义经常会拉更多的投资人下水。事实证明这样的经营手法获得了成功。

 

  孙正义有了信心之后,第二年就开始跟美国的思科谈合作。思科是美国最大的硬件设备商之一,但当时还没有进入亚洲。孙正义就想把它引进日本。为分散风险,孙正义一共找了14家公司,加上软银为最大股东,一起合伙把思科拉进了日本。结果大获成功,软银和思科双赢。软银也名声大噪,并且还促进了软银本身的软件销售业务。其实这个时候,软银已经不是字面上的软件银行了,因为它已经开始进入了硬件领域。

 

  1995年,薛蛮子、陆弘亮、吴鹰、薛村禾、黄晓庆带着自己的公司UT斯达康一起去日本见孙正义,后者现在成了日本软银集团总裁。五人用30分钟时间给孙正义做了一个演讲,孙正义听后决定为UT斯达康投3000万美元,占30%的股份,这是UT斯达康引入的第一笔较大的风险投资。此后,孙正义又投资了1亿美元,买进UT斯达康21%的股份,成为最大股东。

 

  1996年,在电脑还不是特别普及的时候,孙正义看上了在美国刚成立的雅虎公司。这时离孙正义投资思科已经过去了5年了。孙正义的财力和胆量也不可同日而语。所以孙正义一口气投了1亿美元给雅虎的创始人杨致远。让雅虎进军日本。

 

  那个时候,互联网是一个新事物,1亿美元,也是天价。但孙正义坚持认为未来马上就要是一个信息爆炸的年代,在他的坚持下,雅虎成立了雅虎日本分公司。日本雅虎网站是当时为数不多的综合新闻门户网站。结果进来第一年,雅虎的浏览量就突破了一亿。并且实现了盈利。至今,雅虎日本都是日本访问量最高的网站。当年1亿美元的投资,给孙正义创造了87亿美元的利润。

 

  孙正义投雅虎杨致远的时候,杨致远不缺钱,已经开始赚钱,现金流很好,有VC给他投资,已经快上市了。然后孙正义就去问杨致远,“你的竞争对手是谁?”杨致远说是网景。当时网景先上的市,做得很好。孙正义说,让杨致远一定要接受他的投资。杨致远说,“我不缺钱。”孙正义说,“你不让我投,那我就去投你的竞争对手。”杨致远说,“那你还是投我吧。”

 

  1999年,孙正义借由对UT斯达康的成功投资,专注于互联网投资的他意外发现了中国互联网市场深不可测的发展潜力,由此开启其布下的中国棋局。同年孙正义决定在中国筹建软银中国基金。当年10月,孙正义来到中国,为其在中国的投资布局寻找棋子落点。所以孙及其团队决定请与之有过合作的摩根士丹利公司帮忙安排甄选一批资质不错的互联网公司会面。

 

  作为摩根士丹利亚洲互联网研究公司分析专家的Sunil Gupta想到了他的老友——马云,1999年10月30号,孙正义给马云写信,相约在北京见一面,地点是孙正义投资的UT斯达康的楼上。包括马云在内,当时国内近10家知名的互联网企业老总聚集一堂,等待向孙正义及其团队会面。2000年1月,两人见面两个多月后,孙邀请马云前往日本,直接提出他要投资阿里巴巴的决议。

 

  那时孙正义因为投资美国雅虎、UT斯达康等企业,在互联网创业者心目,如同神一般。2000年互联网泡沫前夕,孙正义的身家一度超过比尔·盖茨成为世界首富。不过好景不长,随之而来的互联网泡沫让他的身家跌去90%。

 

  2006年,孙正义发起了人生最大的一次豪赌:以118亿美元收购日本第三大运营商——沃达丰日本,并更名为软银移动。此前,他专程拜会了苹果CEO乔布斯,说:“移动通信时代一定会到来,无论如何都要收购移动公司,或者拿到许可证。”孙正义举债收购沃达丰日本被认为是疯了。后来,虽然通过疯狂的价格战,软银大幅拉低了日本移动通信的资费,也抢占了日本前两名的运营商不少市场份额,但同两个行业巨头相比,仍难以望其项背。

 

  iPhone进入日本时,对运营商提出极其苛刻的合作条件,前两名的运营商明确拒绝,只有软银毫不迟疑地表示接受。为此,软银发动了铺天盖地的销售攻势。首先,孙正义亲自到营业厅推销,带着一大批培训人员,手把手地教日本人用iPhone;其次,无需首付,0元购机,并推出了一批由软银自己开发的常用APP;在发达城市到处铺设WIFI网络;一套组合拳打下来,软银的用户数翻了一番,截至2012年,达到3100万。

 

  投资阿里巴巴15年,孙正义、马云、杨致远三个人对外是好兄弟,内里却不少分歧和矛盾。2011年的vie事件是矛盾的大爆发:马云为首的阿里巴巴创始人、管理团队觉得,这个公司是我们干起来的,不可能跟我们没有关系;孙正义、雅虎美国却觉得,我们是出资人,是老板,你是打工的,最多算个管家。

 

  马云在事后说,投资者和创业者的关系犹如夫妻,谁也不能说谁占了谁的便宜,或者谁是谁的贵人。自己和马化腾能有今天,并非是外界所传因为贵人投资相助。

 

  孙正义没有把鸡蛋放到马云这一个篮子里:2003年盛大获得软银40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为此前互联网领域单笔最大投资。另一个篮子是陈一舟的人人网。2008年,软银3.84亿美元投资人人网,这也是当时的单笔最大投资。2008年,社交领域是全球互联网产业的制高点,在中国卖相最好的是陈一舟的人人网。孙正义没有想到的是,在微博、微信的冲击下,人人网竟然不堪一击。此外孙正义在中国还投资了分众、完美时空等公司,但都不是讲大故事的投资。

 

  2005年,孙正义投资博客中国1000万美元,这算是其对互联网行业一个新兴门类的押宝;但2009年,博客网被扫入历史的故纸堆,裁员、欠薪、解散、搬家等负面新闻不断。软银还投资了碰碰网,号称要打造中国的MySpace,并计划在2007年赴美上市,但如今也已了无音讯。

 

  随着满世界投资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公司,孙正义逐渐摸索出一套“时间机器”的理论:由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IT行业的发展阶段不同,在后者的产业还不成熟时,先在前者的市场上开展业务。等时机恰当时杀回后者,就仿佛坐上了时间机器,回到几年前的前者。

 

  推荐阅读:日本软银董事长孙正义:马云背后的男人

 

  阿里创造了神话,马云[微博]是个厉害的生意人,但还有个生意人,在赚着马云的钱。他就是孙正义,阿里巴巴[微博]最大股东软银集团的董事长兼总裁。

 

  阿里IPO,似乎最大的赢家不是雅虎,不是马云和管理层,也不是各式各样的投行券商中间人,而是孙正义。他借此再度成为日本首富,个人资产达到166亿美元,并且,由于IPO中没有献售,孙正义身价更可能水涨船高。

 

#p#分页标题#e#

  多年以来,雅虎与马云和阿里巴巴因为控制权和支付宝[微博]事件,多有杯葛;但实际上,孙正义才是真正低调的幕后人士,他既是雅虎股东,也是阿里股东,在微妙的三角格局中,以看似淡泊实则犀利的投资风格,反倒笑到了最后。

 

  事实上,即便是盛极一时的阿里,也只是孙正义投资的冰山一角,在软银这个投资发动机上,跨越美国雅虎、Sprint和中国阿里巴巴等知名企业之后,孙正义的生意版图,还在继续蔓延。

 

  马拉松蛰伏

 

  阿里IPO,新一轮财富神话上演,除了马云和一众高管外,阿里背后的大股东尤为引人注目。

 

  根据彭博亿万富豪指数,自阿里9月8日路演以来,软银股价上涨16%,截至9月16日,孙正义财富净值达166亿美元,跻身日本首富。

 

  相比雅虎,同为阿里实际大股东的孙正义颇为低调。阿里巴巴招股书披露信息显示,软银为阿里第一大股东,持有股票数量为7.98亿股,占股34.1%,即便是IPO增发之后,软银持股比重依然高达32.4%;相比之下,另一大股东雅虎持股则稀释至16.3%,阿里一方最大持股人马云的股票,实际上也不过2.06亿股,占比8.8%,IPO后稀释至7.8%。

 

  9月19日,阿里宣布IPO,发行价每股68美元,位于发行区间最高位,融资规模218亿美元,成为美股史上最大IPO,整个阿里巴巴集团市值也达到1680亿美元。照此计算,软银目前持有的阿里股票价值达到了544亿美元,作为一个长线投资者,孙正义在阿里的投资回报已经达到了数百倍。

 

  相比阿里创业早期的其他VC/PE、后来杯葛不断的雅虎,以及2011年以后蜂拥搭乘阿里顺风车的多家基金和银行机构等,孙正义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蛰伏投资人,即便是雅虎10亿入股,阿里巴巴B2B上市,孙正义都一直坚持“长跑”,一直持续了15年。

 

  即便是阿里IPO,软银也没有献售,目前也没有抽身迹象,虽然孙正义也曾表示“不可能永远持有阿里”,但业内普遍认为,孙正义仍可能继续持有阿里,随着阿里国际化,尤其是开始拓展欧美市场,孙正义可能将阿里作为其布局美国市场的长线组合。

 

  “惺惺相惜”

 

  相比马云,看似低调的孙正义,其实也有非常强的“蛊惑力”。

 

  30多年前,孙正义初创软银时,手下员工仅有两人,办公条件非常简陋,矮个子孙正义却在一张箱子“讲台”上对员工演讲:“公司营业额5年要达到100亿,10年要达到500亿!”

 

  但孙正义最为疯狂的,还是业内流传的其在19岁就给自己立下的人生目标:“20岁时打出旗号,在领域内宣告我的存在;30岁时,储备至少1000亿日元资金;四十来岁决一胜负;五十来岁,实现营业规模1兆亿日元。”

 

  看似轻狂的风格,却与马云颇有神似之处。也许,正是在这个层面上,两人颇有些“惺惺相惜”。

 

  1999年,马与孙首次见面时,本来预备了1个小时来游说对方投资,结果仅仅6分钟后,孙正义就问马云,“我准备投你的公司,你要多少钱?”干脆果断,让马云都大吃一惊。

 

  实际上,当年马云在苦苦寻觅投资者时,孙正业也在寻觅中国的合作伙伴。此前孙正义曾投资雅虎大获成功,正寻觅新一轮投资互联网机会。孙正义那时坦言:“我们的第二次机会来了!”

 

  按照马云在此次IPO路演中的说法,15年前,其前往美国寻求投资,但无人肯投。孙正义算是严格意义上的第一个大投资人。作为投资者与创业者,孙正义与马云在马拉松长跑中,似乎也突破了惯常的权力争斗、反目成仇。即便是在2010年之后,大股东与马云因为控制权和支付宝问题,曾一度关系紧张时,孙正义也一直保持着洞若观火的态度。

 

  “孙正义的想法比雅虎多多了,狡猾多了。”在2011年一次接受媒体采访时,马云称。

 

  生意王国

 

  孙正义也许注定就是个生意人,他甚至一度显示出了极其早熟的一面。

 

  19岁时,他就认为电脑科技将带来下一轮商业革命,并开始制定自己的“人生规划”,甚至在回国之后,孙正义用了一年多的时间,进行各种调查,并建立各种各样的模型,以决定自己“可以从事毕生的事业”。

 

  1981年,24岁的孙正义成立软银,这也是后来孙氏生意王国的根基,严格意义上,孙正义最后建立的生意王国,实际上是一个投资财团,孙正义前后涉足的领域非常广泛,包括媒体、出版、软件、网络、金融、电信、投资等。

 

  从早期的出版、软件销售起家,到后来的投资王国,孙正义特别擅长复杂的操盘,复制美国科技公司的成就,对美国本土母公司投资;同时,在日本市场,又采取代理合资的方式,与母公司合作,从早期的思科到后来的雅虎日本等,都莫不如此。

 

  当然,孙正义并非没有败绩。软银成立初期,包括后来孙正义创办购物指南杂志《TAG》等,都曾遭遇过经营不善导致亏损的局面,甚至不得不关停业务。但孙正义做事干脆、犀利,软银初期获东芝[微博]和富士通投资,业务亏损,孙正义毅然退回投资资金,虽然暂时蒙受损失,但这一举动,让业界前辈赞许,为孙正义和软银奠定了信誉和品牌基础。

 

  随后的孙正义顺风顺水,1994年顺利上市之后,赶上了互联网大潮,从投资雅虎美国,建立雅虎日本,继而挥师中国,投资阿里等众多互联网公司。除了日本本土,全球已有600多家得到过软银投资。

 

  眼下,不断膨胀的软银王国,正在将触手伸向全球竞争最为激烈的美国电信市场。

马云与软银老总孙正义什么关系?马云背后的男人www.westtour.net/nrsh/20170508/507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