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游客在香港陋习,内地游客出境游十大陋习

生活 梦幻男人 评论

内地游客在香港陋习,内地游客出境游十大陋习 香港《成报》2月4日援引内地媒体《广州日报》报道称,内地游客到外国旅游,经常被批评有不文明行为,破坏国家形象。《广州日报》归纳旅游业界人士意见,梳理归纳出中国游客的十大陋习:包括有暴发户心态、走马看

  内地游客在香港陋习,内地游客出境游十大陋习

 

  香港《成报》2月4日援引内地媒体《广州日报》报道称,内地游客到外国旅游,经常被批评有不文明行为,破坏国家形象。《广州日报》归纳旅游业界人士意见,梳理归纳出“中国游客的十大陋习”:包括有暴发户心态、走马看花、贪便宜、爱讲价、公共场所喧哗、缺乏尊重隐私意识、卫生习惯不够好、入乡不懂随俗、时间观念不够强,以及难守规定。

 

  报道称,内地游客虽然是近年最舍得外游花钱,但也是“最难伺候”的群体之一,如不少内地游客在豪华酒店中穿拖鞋、T恤到处乱跑;在艺术博物馆穿着随意,当众抠脚;在高档自助餐厅吃饱后,竟然擅自拿餐盒食物作宵夜等行为,令不少当地人为之侧目。报道分析,能够去外国旅游的内地游客“一般都不会太穷”,可见他们作出如此举动的原因,大都是暴发户心态作祟。

 

  林先生在意大利从事导游接近20年,他指出内地有一些“土豪”游客,遇上稍为不如意的事,就习惯摆出教训别人的姿态,指手画脚。报道指出,当这群“土豪”来到非洲国家,此等心态则更加明显

 

  目前在津巴布韦做田野调查的北大博士沈晓雷表示,不少内地游客盯上津巴布韦首都哈拉雷的漂亮小别墅,就去敲门问人家卖不卖,这在当地产生了不好的影响。

 

  报道亦批评内地旅客虽购物阔绰,但爱讲价。有一些旅游专家批评个别内地游客无论去到哪儿,总喜欢跟外国商人讲价,即使只有1美元之差,若商家坚决不打折,内地游客就十分不乐意购买。报道发现一对内地夫妇在苏格兰首府爱丁堡的威士忌博物馆旅游,一口气买下五大瓶威士忌,但希望店中经理赠送数个麻袋给他们;另有内地游客在津巴布韦为节省约50美元申请出口文件,竟将当地特产象牙用锡纸、铁盒收藏起来,逃避海关耳目,令到不少游客在出境离开都受到特别严格的“礼遇”。

 

  报道称,一些内地游客缺乏个人空间意识,旅游时往往忽略他人私隐,如他们看见金发碧眼的外国小孩,经常会忍不住未经许可就拍照,甚至擅自触碰儿童,或会引起家长的反感。

内地游客在香港陋习,内地游客出境游十大陋习

摘自:


内地游客在香港陋习,内地游客出境游十大陋习


内地游客在香港陋习,内地游客出境游十大陋习


内地游客在香港陋习,内地游客出境游十大陋习

 

  有专家忆述,有次在意大利的邮船上,有团友将别人的孩子摸哭,家长立即报警。另外,内地旅客经常迟到,又对规定明知故犯,以及拍照随意走马观花等,可见他们仍难以向外国展示正面形象。

 

  内地游客在香港未购物被打死

 

  记者:10月19日,两位黑龙江跟团游客在香港一家商铺购物时,疑因嫌贵未购物导致与团队队长发生争执,这个过程中,三名不明人士参与了殴打并导致一名游客死亡。该事件随即引发了舆论的高度关注。香港警方将案件改列为误杀案,包括女导游和两名袭击者在内的4人被捕。目前香港警方正在调查涉案男子是否为“影子团友”的一员。您怎么看这一事件?

 

  刘思敏:这起恶性事件背后,是近年来内地游客前往香港购物过程中纠纷增多以及日韩等新兴旅行购物目的地的替代性竞争,导致香港旅游业和零售业下降明显的一个极端案例。

 

  林恒风:游客在团队安排购物场所死亡(死亡直接原因未必有关系)是偶发事件,超低价旅游团购物安排却是常态化。背后的利益驱动是购物点售卖高价乃至伪劣商品给游客,从而获取利润来补贴团队接待所需成本及供养相关缺乏正确价值观的旅游从业人员。屡禁不止有两个层面的原因,一是游客普遍在外旅游自身都有购物的实质需求,并且还有一部分消费者没有辨别优质旅游团品牌及具体产品的能力。

 

  记者:近期港澳游市场不仅自由行被爆宰客事件,而且这次团队游又出现了死伤个案。接下来,港澳游将何去何从?

 

  刘思敏:通行方便,地理位置优越,加之一直都是购物天堂,所以香港一直都是内地游客钟爱的旅行目的地。原本游客多的时候就会发生宰客事件,现在生意变差,发生纠纷的概率自然增加。购物本就是旅游的要素之一,但真正的要害在于强制购物或者诱导式,甚至欺骗式购物,都很容易造成纠纷。是时候两地携手执法,严厉惩治背后的利益链条。

 

  林恒风:港澳游是因香港作为世界的购物天堂名闻天下,因此参加港澳游的都是一半动机冲着去购物的。其实关于“影子团友”早就有,只是香港的说法不同而已。这也是近几年旅游市场恶劣竞争造成的。零负团费之所以难以规范,就是因为利益链太长,正因为是两地旅行社、导游互相配合,才会导致低价团泛滥,所以港澳游要持续发展,首先要规范旅行社。

 

  记者:国家旅游局监督管理司日前发布消息称,今后游客若与经营者签订虚假合同,不仅无法获得赔偿,还将受到处理。而对“不合理低价游”投诉举报的游客可获相应奖励。目前,国家旅游局正在研究相关的奖惩办法。您觉得能起到多大的作用?

 

  刘思敏:无论是2013年出台的旅游法,还是近日发布的《国家旅游局关于打击组织“不合理低价游”的意见》对此都有明确态度。关键还在于消费者应该理性消费,不要明知是零负团费购物团还参加,心存侥幸心理。

 

  林恒风:从管理层面来看,涉及多头执法部门反而出现执法取证难,无法采取有效的法律制裁。例如在内地,卖一般伪劣产品属于工商部门管,卖食品药品又属于食药监管,标高价又属于物价部门管,参加了黑社、李鬼旅行社组团属于诈骗,归于民事纠纷,游客还必须举证受到具体人身财物侵害法院才能受理,连消委会都不能参与,旅游局更是只能处罚正规旅行社,黑社连营业执照都没有怎么处罚?因而,港澳游首先就要斩断零负团费的利益链条,对相关从业者重罚处理,列入黑名单。

 

  那么香港政府对旅游乱象是怎么做的呢?让我们看看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香港出辣招整治旅游乱象

 

  近来,赴港旅游频频传出负面新闻,让内地游客兴致大减。有人说,香港旅游业现在亟须调整策略、提升服务品质,同时中央和香港特区政府也要联手加强监管,这样才能帮助香港赢回“购物天堂”的金字招牌。

 

  业界发声抵制低价团

 

  赴港旅游吸引力下降,与“零团费游香港”的兴起不无关系。“零团费”其实是内地旅行社以极低的团费收客组团,然后不出接待费就把旅行团交给香港的接待旅行社,对于香港的旅行社来说,这些团就是“零团费”。目前仍有“零团费”旅游团在以各种渠道招揽游客,甚至连跳广场舞的大妈都被“邀请”免费去香港旅游。而“免费”的背后,也意味着将被强制购物。香港导游总工会理事长黄嘉毅曾表示,今年通过旅行团来到香港的内地游客中,有90%的人都是“零团费”乃至“负团费”。

 

  香港工会联合会下属的香港旅游业雇员总会、香港专业导游总工会和香港旅游业导师协会等3个旅游业工会近日发出联合声明称,低价团禁之不绝,并形成一条畸形产业链,损害导游的专业形象和香港旅游之都的形象。他们要求当局加强监管旅行社,防止再有违规事件发生。

 

  新成立旅游业监管局

 

  香港特区政府对这样的乱象已有所重视。特首梁振英日前表示,为加强对旅游业的监管和整治,港府已宣布成立旅游业监管局,监管对象包括旅行社、领队以及导游,并负责处理旅行代理商注册局规管及发牌工作。他说:“我们正在加紧推行旅游业监管局的法例草拟工作。完成草拟后就交给立法会,请立法会通过。”

 

  香港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苏锦梁也表示会加强打击“零团费”的问题。“从2011年到现在,我们已经出台很多不同的措施,和业界以及国家旅游局双方面进行了讨论和配合,但有些害群之马用新的手法。这就需要我们根据新的情况看看有什么新措施可以加强规管,使旅游业更加健康地发展。”苏锦梁说。

 

  打击强迫购物的“托儿”

 

  对于“零团费游香港”中的“影子团友”,也就是强迫其他游客购物的“托儿”,香港旅游业表示,希望政府出手整顿,成立专责部门规管入境团。

 

  所谓的“影子团友”,在内地赴港的旅游团中已经存在六七年时间,一般每个低价旅游团中会有2—3名“影子团友”,他们以普通游客的身份混入旅行团,在随团购物时通过引导煽动或口头威胁等手段强迫其他团友购物。香港旅游业议会总干事董耀中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由于“影子团友”的身份也属于游客,所以很难去界定和处理。但所有内地游客来港所购买的商品,只要是在6个月之内未经使用的都可以安排100%的退款。他建议游客在内地选择旅行团时要留意,低价和免费的旅行团可能会有问题,千万不要什么旅行团都参加。

 

  有业内人士建议,香港可以参考内地国家旅游局打击零负团费的相关政策。今年以来,国家旅游局与工商、公安等行政执法部门开展联合执法,建立了对于违规旅行社包括吊销营业执照、罚款以及纳入黑名单等一系列问责机制。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副院长张凌云表示,两地旅游主管部门应该建立信息互通机制,共同来维护内地与香港旅游市场的安全和稳定。

内地游客在香港陋习,内地游客出境游十大陋习www.westtour.net/nrsh/20170508/513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