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资产1000万的家庭有多少? 没有的,大城市你看到的那些,说白点,有个一套2套房子,差不多多能值几百万了,但你想过乡下的没,中国的乡下还是占主要的,乡下有几个资产有1000万的,小的县城里,1000个里面不一定有1个,当然,你说中国的官场上的当官的有
中国资产1000万的家庭有多少?
没有的,大城市你看到的那些,说白点,有个一套2套房子,差不多多能值几百万了,但你想过乡下的没,中国的乡下还是占主要的,乡下有几个资产有1000万的,小的县城里,1000个里面不一定有1个,当然,你说中国的官场上的当官的有没有,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资产上千万的,上了正科的,最少有百分之75以上,
中国1000万资产以上的富豪有109万人
胡润报告:中国百亿富豪有300人
据新华社电 胡润研究院11日在2014中国长白山国际生态论坛发布的最新调查数据显示,中国高净值人群持续增长,但增速放缓。截至2013年末,中国拥有1000万资产以上的富豪有109万人。
截至2013年末,中国拥有资产十亿以上的富豪大约有8300人,比2012增加200人。百亿富豪有300人,比2012年增加20人,上升比例为7%。
截至2013年末,中国拥有1000万资产以上的富豪有109万人,比2012增加4万人,上升比例为3.8%。中国拥有亿万资产以上的富豪有6.7万人,比2012增加2500人,上升比例为4%。
胡润预测,未来三年,中国亿万资产以上的富豪人数可能达到7.3万人,中国1000万以上的富豪可能达到121万人。富豪人数的上涨主要源自GDP和房价的增长。
相关链接:
胡润全球富豪榜发布:盖茨4100亿元重夺首富
2014年2月25日,胡润研究院发布《2014星河湾胡润全球富豪榜》,微软技术顾问比尔·盖茨以财富4100亿元人民币重新成为世界首富。腾讯CEO马化腾以840亿元财富第一次进入大中华区前十位,排名第八,全球排名第70位,在科技领域的排名超过谷歌董事长施密特和戴尔CEO迈克尔·戴尔。
在科技领域,前世界首富、美洲电信控股人斯利姆位居第四,甲骨文CEO埃里森位居第五,亚马逊CEO贝索斯位居第七,Facebook CEO扎克伯格位居第十八,科技IT领域领袖进入榜单的比例从去年的7.8%升到今年的8.2%。
在大中华区,86岁的李嘉诚以财富2000亿元稳保“2014全球华人首富”宝座,全球排名第12位,王健林以1500亿元资产位居大中华区第二,全球第26位。
以下为《2014星河湾胡润全球富豪榜》前10名:
来源:《2014星河湾胡润全球富豪榜》
* 对比去年新进入前10名 ↑对比去年排名有所上升 ↓对比去年排名有所下降 —对比去年排名保持不变
解读中国高净值人群资产配置
近年来中国企业家海外投资并购动作频繁,但一项最新调查显示超过八成的中国高净值民营企业家并无海外资产配置。
7月11日,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和上海信托合作编写的《中国民营家族财富管理白皮书》发布。白皮书显示,受访的21个省市地区的112个家庭资产1000万以上的民营财富拥有者中,仅19.4%拥有境外资产,且投资于境外资产的比例大多不高,所有受访者境外投资比例都低于60%。
在已有的境外资产中,主要类别为房地产,占比48.4%,其次是股票和债券,实业投资因为受到国外政策和法律的影响,占比较低。
白皮书作者之一、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金融与会计学教授芮萌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表示,这一结论出乎调查者意料。此外,他认为这些民营企业家选择在境外投资房地产实际上是一种路径依赖,虽然在国内投资房地产回报高,但未考虑到在西方房地产的持有成本会更高。“民营企业家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路径依赖。”他说。
芮萌还表示,境内资产管理的主要问题是政策法规的变动比较大,理财机构不够成熟和专业,海外资产配置则更多考虑安全性、税务和投资回报率,以及法律不成熟信息不对称等问题。
金融资产占比呈上升趋势
白皮书还显示,从受访人群的资产状况来看,基金、股票和债券等金融资产占比相对较大,均值在30%左右,且和去年相比呈上升趋势。其中约有20%的人占比达到50%至60%。
此外,除了个别企业家可能是出于安全性和流动性大等原因,现金存款占比较大之外,其他人这一投资方式占比均在5%至20%。
房地产投资几乎是财富拥有者们无一例外的稳定性持有资产之一,基本所持有房产价值均在500万元以上,平均约为2000万。此外,收藏品平均投资额占比则较低,仅为6%左右。
芮萌表示,受访者资产配置不够多元化,而且对房地产投资的持有成本欠考虑。“大多数的受访者没有一个资产配置整体组合的概念,没有完整的实体资产、金融资产以及无形资产的家族资产负债表。”他说。
此外白皮书还显示,投资习惯方面,受访者投资时主要依赖于个人经验,投资回报预期尚缺理性,投资的期限偏好也比较短。90%的人会根据以往的经验和风险来做投资决策。倾向于中期投资,投资期为1-3年,占比为48.6%,还有24.3%人是做6个月以下的投资,只有2.8%的人愿意投资3年以上。
芮萌建议,要从整体全局的角度看待自己所有的资产,建立完整的家族财富资产负债表,优化境内外资产配置组合。还应当通过专业渠道了解境外投资的法律法规,根据自己的财富配比选择合适的境外投资项目,并适当调整境内外投资的比例,保证资产配置的多样化,“真正意义上不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白皮书还显示,受访人士理财倾向于亲力亲为,对专业机构信任度不够。超过一半的人选择自己或者是家人来打理,只有40.2%的人选择委托代理机构代为打理。
对此,芮萌认为,财富拥有者必须要学会利用专业机构提高对专业人士信任,这样才能避免个人行为偏差带来的风险,也能避免将投资决策的压力和责任集中在个人身上。
家族财富如何传承
“鹿港辜家”第二代传人、台湾水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辜成允表示,家族传承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大概70%的家族企业接班失败,进一步来看,85%甚至到90%的家族企业是传不过两代的。”
辜成允认为有多方面原因,比如家族成员间欠缺沟通,互信崩溃,或者接班过程没有时间上的完整规划,或者安排不适任的家族成员占据重要的位置。
辜成允建议,一定要预先保留足够的经济力量和社会空间给创办人。“因为说实话,如果没有这样的安排,创办人本身也不一定能够安心把经营棒子交出来。”他说。
沃顿全球家族联盟(WGFA)创始人、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管理学教授拉斐尔·阿米特(Raphael Amit)在论坛上表示,一个家族要实现成功交接,往往拥有强大的共享的信仰、价值观和强烈的认同感。此外有效而频繁的交流、有一部家族宪章、可以实现流动性和退出的所有权结构、有运行良好的家族机构和决策过程等也都是成功交接的共同特点。
台湾董事学会发起人蔡鸿青也表示,家族企业传承并不只是财富的传承,而要把家族的决策和制度结合在一起。“欧洲的家族宪政、决策机制、控股结构等等都是我们中国的弱点,因为我们基本上是情理法为主,而不是法理情为主。”他说。
不过在选接班人的问题上,中国已经接班的二代们似乎与父辈有着不一样的考虑。教育行业的华茂集团总裁徐立勋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表示,公司实体部分已全部交给职业经理人打理,他只制定战略方向,而未来也不会要求儿子接班。
徐立勋表示,自己原本不想接班,不想被公司的条条框框束缚,但2000年由于一些事件被迫进入华茂当副总,并花了5年时间准备自己的团队。
“我们这一代人所走的每一条路其实都是父辈提前预谋好的,我们是被毁的一代人。所以我们尽可能的让我们的下一代不要被毁。”徐立勋认为,自己这一代有很多顾虑和责任,没办法放开手脚做自己有兴趣的事情。
推荐阅读:31岁IT人家庭资产1000万 如何完善家庭风险保障?
网友资料:
家住上海的尹先生,现年31岁,本科毕业后进入IT行业,年收入15万元,妻子年收入6万元,另有其他收入4万元;小家庭,每年生活费支出(由双方父母出)1万元,公用费支出2.4万元,交通费支出2400元,保费支出2万元,其他支出1万元。同时,年轻的夫妻已经积累了丰厚的资产,目前有现金和存款130万元,分别在内环有1套房60平米,中环有1套房133平米,外环有2套房,家庭总资产达1000万元,没有负债。
理财目标:
完善家庭风险保障
尹先生计划60岁退休,在现有生活标准不下降的前提下,筹集足额养老金
保持家庭资产适度的流动性,家庭资产的保值增值
家庭财务分析
#p#分页标题#e#
从资料中可以看出,年轻的尹先生已经积累了丰厚的资产,由于支出控制的比较好,结余比高达73.44%,这一方面说明收入的留存率较高,同时也反映尹先生没有合理利用收入来投资,使得资产的增值能力大大降低。从现有资产来看,尹先生的家庭资产主要集中在固定资产,房产占到家庭总值85%以上,资产过分集中不利于分散市场风险,一旦政府出台针对房地产的政策将难以抵御。
目前,尹先生一家的流动资产高达130万元,能够满足家庭234个多月的家庭日常支出,这虽然保证了家庭日常支出很长时间内不受影响,但是过多的流动资产,造成了大量资金的闲置,严重影响了家庭资产的增值。
理财建议
现金规划
尹先生的家庭收入很高,但是由于支出控制的比较好,所以每月的开销并不大,且父母承担了全家的生活费支出,每月的实际支出就更少了,但是考虑到父母年龄的增长,支付能力会下降,我们将生活费计入尹先生每月的支出之中。家庭备用金是为家庭日常支出和意外支出做准备,一般为家庭日常支出的3-6倍,目前尹先生家庭的流动资产能够支撑家庭234个月的支出,远远超出正常比例,严重影响了资产的保值增值。建议:
建立日常生活的储备金:由于尹先生的工作稳定,收入较高,建议保留月均支出的
3倍约1.6万,作为日常生活的储备金,可以将这笔资金以现金的形式或存为活期存款的形式保留。
建立应急事件的储备金:准备约3万元,用于家庭临时突发事件的应对,可将这部
分资金投资到货币市场基金,既能保持资金的流动性,又能获得高于活期存款的收益。
保险规划
每个家庭和每个人的一生都不会一帆风顺、永远太平,都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给大家带来了许多伤害。不仅仅是经济的伤害,更多的还是感情的伤害。为应对和转嫁风险,保险作为最佳的风险管理工具,为家庭提供一道安全闸门。
从资料中得知,尹先生每一年有两万元的保费支出,但是无法判断具体的保障情况,通常一个家庭的保险规划,应首先满足保障类险种的需要,保障类险种应包括寿险、健康险和意外险,在此基础上再考虑投资类险种。按照理财规划中关于保险的“双十原则”,家庭保障类保险的保费支出占家庭年收入的10%,保障额度为家庭年收入的10倍,据此原则尹先生和妻子的保费支出应控制在2.5万元。
养老规划
在忙碌大半生之后,人人都想度过一个幸福快乐的晚年,而要度过幸福的晚年,相对充裕的退休金必不可少。尹先生现年31岁,距离60岁退休还有29年的时间,按目前年日常支出46400元,年增长4%计算,到尹先生退休时年生活支出为144705.43元,退休后生活25年,仍按4%的增长率计算,在尹先生退休时需准备约600万元的养老金,建议尹先生从现在起每月定投4000元到预期年收益为8%的优质股票型基金,29年后基金资产总值可达546万元,另届时可卖出一套住房补充养老金的不足。
父母的养育之恩,用尽一生也无以回报,但应当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他们晚年生活过的幸福美满。人上年龄后,身体机能会下降,容易生病,因此作为儿女应当为父母的医疗费用做准备,建议尹先生保留5万元作为父母的营养费或医药费备用金。
投资规划
理财最重要的还是“生钱”,所谓“生钱”就是利用现有资金去投资获得收益。尹先生目前有130万的现金及存款,当前存款利率较低,不利于资产的保值增值,鉴于尹先生资金量大,可选择收益更高的信托产品进行投资,目前信托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为8.5%,100万的信托产品,一年约有8.5万元的收益。
上述规划后,存款还余约20万元,建议进行如下组合投资:
摘自:
股票
摘自:
股票基金
债券类投资
摘自:
预期收益率
摘自:
0.12
原文:
0.06
0.055
版权所有:
0.3
摘自:
0.3 摘自:
0.2
版权所有:
根据上述投资组合,资金的年平均收益率可达8.3%,这样每年家庭预期收入可增加1.6万元,用于提高生活品质的开销。
目前尹先生家的月结余很高,建议根据不同的投资期限分别建立基金账户:
①投资期限为3-5年的,可选择预期收益5.5%的债券型基金投资,每月定投3000元,主要满足短期内大额开支需要,如孕育子女;
②投资期限为5-10年,可选择预期收益为7%的混合型基金,每月定投2000元;
③投资期限在10年以上,可投资收益更高的股票型基金,每月定投2000元,满足子女的教育费用支出。
中国资产1000万的家庭有多少?解读中国高净值人群资产配置www.westtour.net/nrsh/20170508/514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