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被称之为天灾人祸,发生这样的灾情后往往是民不聊生,希望这些在地震中丧生的朋友可以得到安息,天堂中永远没有地震! 17日,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地震灾区近千名遇难者的遗体在寺院安放三天后集体火葬,上千名家属来到现场含泪送别亲人,数百位僧侣在活佛
地震被称之为天灾人祸,发生这样的灾情后往往是民不聊生,希望这些在地震中丧生的朋友可以得到安息,天堂中永远没有地震!
17日,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地震灾区近千名遇难者的遗体在寺院安放三天后集体火葬,上千名家属来到现场含泪送别亲人,数百位僧侣在活佛带领下为亡灵诵经超度,给逝者以尊严,给生者以安慰。
玉树地震遇难同胞火葬现场照片:
当日清晨,主持火葬的结古寺僧人把集中在寺内的遇难者遗体分批运往结古镇南部半山腰的扎西大通天葬台,仔细摆放在临时挖掘的火葬台内。“扎西大通”在藏语中是吉祥平安的意思。
9时50分,专职人员点燃木头、酥油等,火化开始。坐在火葬台对面约50米山坡的僧人们集体念经超度亡灵。家属们手执佛珠,默默祈祷。附近群众也手拿转经筒为并不相识的遇难者祈祷。火葬近2个小时内,又有十几具遇难者遗体被家属用汽车、担架等送至火葬台。成群的山鹰在上空盘旋。
10时40分,遇难者亲属和僧侣开始有序离开火葬现场。四川省最大的宁玛派寺院——德格县佐钦寺的活佛丹增·龙多尼玛对一位悲痛的老妇人说:“不要难过,我们已经为你的亲人们超度了。你的家人也会平安。”他为这位家属摸头赐福。
这位专程率僧侣赶来诵经的活佛对记者说,一般情况下,藏族地区民众以天葬处理死难者遗体。但由于玉树地震死亡人数众多,通过天葬不能及时处理遗体,另外考虑到预防地震灾区疫情,以火葬的方式来处理遇难者遗体最为妥当。“这符合宗教规定。”丹增·龙多尼玛说。
来自四川遂宁的陈雪娇提着28岁哥哥陈香生前的衣物和纸钱在人群中潸然泪下。她得知哥哥遇难消息后急忙赶到玉树,并于17日清早来到火葬现场。
青海民政厅15日制定《青海省玉树县“4·14”地震遇难人员遗体处理意见》。共有9方面规定:
1、遗体处理时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要尊重死者尊严,尊重少数民族丧葬习俗,并做好亲属的安抚工作。
2、遗体处理由西宁市、互助县、海晏县、共和县、同德县、贵德县、贵南县、刚察县殡仪馆承办。
3、根据遇难者有效身份证件或经亲属辨认,能够确认死者身份的,由民政部门安排火化或土葬。
4、既无有效身份证件也无亲属辨认,无法确认遇难者身份的,要尽力对遗体进行编号、记录、拍照、提取可供DNA检验的检材,并由公安部门统一保管和检验,建立地震遇难人员身份识别DNA数据库。遗体及时火化。
5、遇难者经确认是外国人的,遗体由中国殡葬协会进行防腐处理。
6、遗体搬运和火葬,应当在卫生部门的指导下,参照卫生部有关技术方案进行。为避免因遗体腐烂造成环境污染,在遗体发现后应尽快完成相关鉴别程序并进行处理。
7、受伤人员在医疗机构死亡的,医疗机构要依法出具《死亡医学证明书》,及时通知当地民政部门指定的殡仪馆。
8、伤病员在转移救治过程中死亡的,由救治地民政部门指定当地殡仪馆统一负责遗体火化工作。
9、遗体火化后无人认领的骨灰,由救治地殡仪馆编号后暂时保存。待灾区恢复正常生产和生活秩序后,救治地公安部门和殡仪馆负责保存的遇难者相关资料、骨灰等再作移交。
发抚慰金
2010年4月17日上午,青海玉树抗震救灾指挥部新闻中心举行发布会,民政厅、交通厅、卫生厅、公安厅、水利厅等官员通报灾情救助进展情况。青海省民政厅厅长更阳说,青海省地方政府对这次地震的受灾者安抚方案已定,遇难者每人给予8000元抚恤金补偿,三孤人员按每人每月1000元补偿。
抚恤标准已定方案
对于遇难者,青海省决定每人发放8000元抚恤费,其中中央财政直拨5000元,地方财政拨3000元。对因灾造成的三孤人员(孤儿、孤老、孤残),每月每人发放1000元补贴;更强调,上述1000元中央财政拨款600元,地方财政筹措400元。
当年玉树地震是几级强震?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6次地震最高震级7.1级,发生在7点49分,地震震中位于县城附近。
推荐阅读:地震中的光荣事迹
香港义工黄福荣
在青海玉树一家孤儿院做慈善义工的香港人黄福荣,14日在协助搜救孤儿院被困师生过程中遭遇余震不幸罹难。
黄福荣本是到青海玉树的“慈行喜愿会”孤儿院做义工,于8日到达玉树。14日地震发生后,孤儿院受到严重损毁,本已跑出倒塌院舍的黄福荣,得知3名孩子和3名老师仍被困后,即折返现场协助搜救。其间余震频发,黄福荣在一次余震中不幸罹难。
46岁的黄福荣,原是香港一名货车司机。他生活并不富裕,但多年来热心公益,救援足迹遍及大江南北。2002年,他用7个月时间独自从香港步行到北京,为中华骨髓库筹款,还捐出自己全部的积蓄;在2008年汶川地震后,黄福荣到四川灾区做了两个月义工,为受灾民众运送物资。地震发生时,他为救两个孤儿英勇献身,年仅46岁。
青海玉树4.14地震,再一次牵动了全国各族同胞的心,今天是全国哀悼日,在所有感人的报道中,有一则是当地医院一名年轻的护士,用自己的乳汁喂养在地震中受伤的藏族孩子的画面。更可敬的是,当记者采访这位护士时,她十分平静地说:“就像他母亲一样”。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豪言壮语,伟大而平凡的母爱在大灾大难面前,再一次彰显人性的光芒。无独有偶,在此前发生的5、12汶川地震中,同样有一位年轻的女民警用自己的乳汁为灾区孤儿喂奶的场景。同样面对记者,她也只是一句“这是很小的事”。联想当年抗战时期,沂蒙山红嫂乳汁救伤员的故事,我们不禁要为中华民族有无数这样的母亲而骄傲。让我们记住她们的名字和面孔。
青海护士张淑英
青海护士------张淑英在青海省康乐医院,有一个从地震灾区转移来的4个月大藏族婴儿,因为母亲没有奶水,无法哺育,医院护士张淑英给她当起了“临时妈妈”。 张淑英是青海省康乐医院外科的一名护士,只有25岁。2010年4月16日下午,初为人母的张淑英抱起灾区受伤群众更确旺毛刚满4个月的女儿才仁曲宗,为这个嗷嗷待哺的小生命当起了“妈妈”。 张淑英:我到病房以后,发现那个小孩哭得特别厉害,她妈妈没奶,小孩特别想吃,我看着特别可怜,当时就觉得应该喂点儿。 记者:你的孩子多大了? 张淑英:跟她一样大,4个月。 从16日下午第一次喂奶开始,小才仁曲宗便成了张淑英工作之外最重要的牵挂。小家伙得了肺炎,而且症状比较严重,在医院儿科进行治疗。刚忙完手头工作,张淑英就赶紧跑到小才仁曲宗病房,探望她刚刚认识的女儿。小才仁曲宗的病情逐步好转。这让张淑英非常欣慰,说起孩子吃奶时的样子,她显得是那样幸福。
广州消防20官兵
2010年4月16日上午9点到11点,两个小时,广州消防20多名救援者经历了从希望到失望的剧痛。
在玉树州震中结古镇民主街住宅区,他们发现客厅里没有永吉才仁和她姐姐白文毛的踪迹,卧室里也没有。官兵们每徒手搬开一块砖、一片木板,失望就会增加一分。
11点,一个男人的出现,终结了大家的希望:“白文毛与妹妹永吉才仁已经遇难。”这个男人是永吉才仁的丈夫珍夏。
挖出来的白文毛怀里,是她9个月大的孩子。白文毛双手紧抱孩子,头部死死地护着孩子的脑袋,倒塌的砖头正好砸在白文毛的后脑。她是用母爱和生命,换来爱子最后生存的机会。
手都割破了,还是没发现生命迹象
没有人抱怨自己的脚被扔过来的砖头砸到,更没有人抱怨铁锹扬起的阵阵灰尘。广州消防20多名官兵正在徒手将坍塌的房屋清理干净,期待奇迹的出现。在他们脚下,姐姐白文毛和妹妹永吉才仁或许正等待着救援者的到来。
玉树电力公司禅古发电厂的罗松江永带着7名兄弟赶来帮忙。“一定要找到她们两姐妹”。罗松对记者说。
白文毛是禅古电厂的运行班班长。2010年4月14日早上7点多地震过后,白文毛和她妹妹的手机从此“无法接通”。怀疑两姊妹还在废墟下的罗松向救援队求助。
拯救行动从9点开始。这是一片面积超过150平方米的住宅。30岁、已成家3年的永吉才仁和34岁、未婚育有一子的姐姐白文毛住在这栋住宅里。
广州消防救援者和一些志愿者开始从客厅位置寻找生命迹象。所有的砖头通过一双双手送到了外面的院子里,可视仪从4个方向向下面空隙的地方往最深处送,但那里连一只袜子的影子都没有。
#p#分页标题#e#
“有一张床,这里有一张床。”一个志愿者大叫起来。所有人的目光开始转移到了西北角。这时已是9点40分。官兵们扑上去,掏出砖头和玻璃碎片往外扔。玻璃碎片将手割破,血通过手套滴到了泥土上。
掏开一个口子,生命探测器开始向下搜寻。但又一次让所有人失望了。这里除了几颗石子,没有其他物件。
参与救援的人开始转战最东头的一间大房子的废墟。10点半了,探测仪显示,房子的南面靠墙的地方东西各有一张床。那里再次成为官兵们看到生命迹象的希望所在。床被抬起来,但没有两姊妹的影子。在罗松的左手腕上,表针指向11点整。
母亲怀中的孩子还活着
失望的情绪弥漫着在场的每一位救援者。
这时,一个男人跑了过来,“你们不要找了,白文毛和永吉都遇难了。”男人说。“我是永吉才仁的丈夫,我叫珍夏,是玉树州孤儿学校的老师。”几位邻居认出了蓬头垢面的珍夏,然后对人群喊:他是永老师的爱人,你们应该相信他的话。
救援队员们脸上一片悲伤。广州消防援救队指挥官摇了摇头,“我们来迟了。”人群开始散去。
“地震时,我住在学校,跑得快,然后狂奔回来,却没找到永吉和姐姐白文毛的影子。”珍夏流着泪告诉本报记者,地震半小时后,姐妹俩的遗体已经被珍夏挖出。
玉树地震遇难同胞火葬现场照片,当年玉树地震是几级强震?www.westtour.net/nrsh/20170508/517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