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各地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风俗,更不乏有些国家那些奇怪的风俗,小伙伴们都听说过有哪些吗?其实每个国家的婚礼以及用餐都是不一样的,看完以下介绍绝对会让你惊讶的。 世界各地奇特风俗大盘点 奇特的婚礼习俗 1、鸡蛋的传说 法国人结婚时崇尚白色的婚礼
在世界各地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风俗,更不乏有些国家那些奇怪的风俗,小伙伴们都听说过有哪些吗?其实每个国家的婚礼以及用餐都是不一样的,看完以下介绍绝对会让你惊讶的。
世界各地奇特风俗大盘点
奇特的婚礼习俗
1、鸡蛋的传说
法国人结婚时崇尚白色的婚礼服装,婚礼鲜花,代表着新娘的纯白无暇,但是这样的国家却还藏有很奇特的婚礼习俗,那就是姑娘在结婚那天,要偷偷地拿几个鸡蛋藏在衣裤中。当新郎陪新娘步入洞房时,新娘故意跌倒,把鸡蛋碰破,以此象征能生育儿女。而且,新人用的东西也有特定的名称,新娘子必会准备名为Weddingarmosre的柜子作嫁妆。
2、抢婚
印第安人的婚礼习俗更是不一样,我们一般是恋爱结婚,然后度蜜月,而印第安人却是首先度蜜月。在夜晚,小伙子把自己喜欢的女孩抢走,森林深处过满一个月近乎与世隔绝的生活。满一个月后,双双归家拜见双方父母亲,这才正式举行婚礼。与我们平时的思维是大相径庭的,但这就是婚礼习俗的奇特之处了。
3、专抢肥新娘
摩尔人是毛里塔尼亚的一个主要民族,他们结婚挑选对象的标准就是腰身粗、脖子短、臀部突出、乳房高耸的新娘,这样的新娘才是美人胚子。而为了嫁个好人家,很多母亲总是竞相研究肥胖之道。富贵人家的女孩子,从七八岁开始,每日都要由女仆人用油脂抹在身上,喝羊奶,吃富含脂肪的食物,很少参加户外活动。普通人家的女儿每天也要遵照父母的安排喝下大量的骆驼奶。这样子长大以后才能成为他们心目中的美人。
4、与大树成亲
佛教是泰国的国教,对泰国人影响很大,也影响到了泰国人的婚礼。根据当地习俗,凡年满21岁周岁的男子都要举行一次同大树结婚的仪式。完成仪式后,便出家当和尚,直到还俗后同女子恋爱结婚,建立家庭。在当地的传统观念中,树木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同大树结婚,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获得忠贞的爱情,建立幸福美满的家庭。所以如果看到一些人围着一个大树吹吹打打,欢歌曼舞,不要奇怪,那是当地男子在举行与大树成亲的仪式。
世界各国用餐中的十大怪异习俗
1 关于老人的规矩
在韩国人家做客时,只有饭桌上最年长的人动筷子之后,其他人才可以吃饭。长辈给你递喝的时,你需要双手接过。
2 关于筷子的用法
在日本,你不能用筷子给别人夹东西,这一禁忌源于日本的丧葬习俗。在日本的传统葬礼上,筷子用来将骨灰夹起,而后放入骨灰罐。出于这个原因,他们永远不会用筷子给别人夹东西。如果你这么做,别人会认为你很无礼。在中国,你不能用筷子指人,这被视为一种不礼貌的行为。
3 关于叉子的用法
在泰国,叉子的作用是将食物放入勺子,然后用勺子进食。如果直接吃叉子上的食物,别人会向你投来异样的目光。
4 吃饭绝不能用手拿
在智利,吃东西是一项只能用餐具完成的任务。智利人从不用手拿东西吃。如果你喜欢炸薯条,切勿用手拿着吃。
5 当主人问你来点什么?
在意大利人家里做客时,如果主人问你要不要来点什么,第一次时你应该礼貌地拒绝。如果再次发出邀请,你就应该爽快地接受。但切勿要求额外的奶酪,这种做法是对主人的一种无礼。
6 准时到场
准时通常被视为一个好习惯,但在坦桑尼亚,准时到场会让主人感到不快,礼貌的做法是迟到20分钟。
7 重视午餐
法国人很重视午餐,把它看成一件很“严肃”的事情,要悠哉游哉地享用,而不是急匆匆将饭菜吃光。在法国,吃午餐时风卷残云被视为一种粗鲁的行为。
8 吃光盘子东西
在日本、法国以及其他一些国家做客时,最好将盘子里的东西吃光,这么做会让人觉得你很喜欢他们的饭菜。但在菲律宾、柬埔寨和埃及等国家,你就不应将饭菜吃光,因为这么做会让主人觉得你没吃饱。
9 吃饱打嗝和放屁
在印度人和中国人家里做客时,饭后最好打个嗝,让主人知道你吃得饱饱的。如果你到因纽特人家里做客,饭后放屁是一种受欢迎的行为,说明你对饭菜很满意。
10 吃饭加盐
在埃及,吃饭时千万不要去拿盐瓶,因为这种行为是对大厨的一种侮辱。在阿塞拜疆,吃饭时往饭菜里加盐意味着一场争端的开始。
中国风俗有哪些?
盘点大寒习俗有哪些
大寒,顾名思义,是一年中极其寒冷的时候。对这个节气,《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解释道:“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这也说明,大寒一般是中国大部分地区一年中的最冷时期,多呈现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冻的严寒景象。
同时,中国古代将大寒分为三候:“一候鸡乳;二候征鸟厉疾;三候水泽腹坚。”其中第三候尤其能说明大寒的气温极低:此时,水域中的冰能一直冻到水中央,且最结实、最厚。
虽然天气寒冷,但旧历新年的脚步也临近了。这是因为大寒的下一个节气是立春,但由于历法所致,立春节气有时候会在年前,有时会在年后,所以人们一般认为大寒是春节前最后一个节气,素来有“大寒迎年”的说法。
因此,从大寒到来,人们就开始为过年做准备——赶年集、准备各种祭祀供品等等。刘一达对中新网(微信号:cns2012)记者表示,每当此时,民间都开始忙着准备年货,“所以,大寒既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也是开始有年味儿的一天,这种‘年味儿’直到‘小年’达到高潮”。
习俗:凿冰储存备用 皇家举办溜冰比赛
由于天气的原因,大寒前后可开展的户外娱乐活动并不多。出于生活需要,当大寒来临、冰冻得更坚硬结实之后,人们开始凿冰储存,以备来年选用。
“在大寒时节,老北京有这么一个习俗:开始凿冰储存。“刘一达介绍,过去没有冰箱,夏天人们需要冰来冰镇肉类、水果,便于保鲜。所以,在天气最冷、冰冻得最厚的大寒就得开始储存冰,“一般会在昆明湖、护城河这样的地方取冰”。
刘一达告诉中新网(微信号:cns2012)记者,旧时冰窖分为官窖和民间的窖两种,数量很多,“主要分布在离着城门比较近的地方。现在还有‘冰窖口胡同’等一些遗迹”。
“从皇家角度来说呢,尤其在清代,到了大寒,一般要举行溜冰比赛,算是宫廷里的一项‘体育运动’。”刘一达说,从历史记载来看,当时冰上的表演类型还是挺多的,“比如打冰球,还有冰上的一些表演、杂技之类,有点类似现在的花样滑冰”。
至于特色吃食,刘一达说,记忆中的老北京人喜欢在大寒前后吃冰柿子跟冻酸梨,“也会邀约三五亲朋,围炉吃火锅,别有一番风味”。
大寒习俗:
食腊八粥
小寒之后过15天就是大寒,也是全年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此时天气虽然寒冷,但因为已近春天,所以不会像大雪到冬至期间那样酷寒。这时节,人们开始忙着除旧饰新,腌制年肴,准备年货,因为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春节就要到了。其间还有一个对于北方人非常重要的日子——腊八,即阴历十二月初八。在这一天,人们用五谷杂粮加上花生、栗子、红枣、莲子等熬成一锅香甜美味的腊八粥,是人们过年中不可或缺的一道主食。
大寒迎年
#p#分页标题#e#
大寒节气,时常与岁末时间相重合。因此,这样的节气中,除顺应节气干农活外,还要为过年奔波——赶年集、买年货,写春联,准备各种祭祀供品,扫尘洁物,除旧布新,准备年货,腌制各种腊肠、腊肉,或煎炸烹制鸡鸭鱼肉等各种年肴。同时祭祀祖先及各种神灵,祈求来年风调雨顺。旧时大寒时节的街上还常有人们争相购买芝麻秸的影子。因为“芝麻开花节节高”,除夕夜,人们将芝麻秸洒在行走之外的路上,供孩童踩碎,谐音吉祥意“踩岁”,同时以“碎”、“岁”谐音寓意“岁岁平安”,讨得新年好口彩。这也使得大寒驱凶迎祥的节日意味更加浓厚。
喝鸡汤
到了寒冬季节,南京人的日常饮食多了炖汤和羹。大寒已是农历四九前后,传统的一九一只鸡食俗仍被不少市民家庭所推崇,南京人选择的多为老母鸡,或单炖、或添加参须、枸杞、黑木耳等合炖,寒冬里喝鸡汤真是一种享受。到了腊月,老南京还喜爱做羹食用,羹肴各地都有,做法也不一样,如北方的羹偏于粘稠厚重,南方的羹偏于清淡精致,而南京的羹则取南北风味之长,既不过于粘稠或清淡,又不过于咸鲜或甜淡。南京冬日喜欢食羹还有一个原因是取材容易,可繁可简,可贵可贱,肉糜、豆腐、山药、木耳、山芋、榨菜等等,都可以做成一盆热乎乎的羹,配点香菜,撒点白胡椒粉,吃得浑身热乎乎的。
尾牙祭
按我国的风俗,特别是在农村,每到大寒节,人们便开始忙着除旧布新,腌制年肴,准备年货。在大寒至立春这段时间,有很多重要的民俗和节庆。如尾牙祭、祭灶和除夕等,有时甚至连我国最大的节庆春节也处于这一节气中。大寒节气中充满了喜悦与欢乐的气氛,是一个欢快轻松的节气。尾牙源自于拜土地公做“牙”的习俗。所谓二月二为头牙,以后每逢初二和十六都要做“牙”到了农历十二月十六日正好是尾牙。尾牙同二月二一样有春饼(南方叫润饼)吃,这一天买卖人要设宴,白斩鸡为宴席上不可缺的一道菜。据说鸡头朝谁,就表示老板明年要解雇谁。因此现在有些老板一般将鸡头朝向自己,以使员工们能放心地享用佳肴,回家后也能过个安稳年。
世界各地奇特风俗大盘点,中国风俗有哪些?www.westtour.net/nrsh/20170508/52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