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为什么特别喜欢拼刺刀?日军在中国的战斗力如何?

生活 梦幻男人 评论

在抗日战争时期,尤其是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军队根本无法有效的遏制日军的不断进攻,其实通过历史研究就不难发现,日军在战斗力上远远胜于中国。这是无法否认的事实。那么在抗战时期日军为什么特别喜欢拼刺刀?一起来看看吧。 日军为什么特别喜欢拼刺刀? 日

  在抗日战争时期,尤其是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军队根本无法有效的遏制日军的不断进攻,其实通过历史研究就不难发现,日军在战斗力上远远胜于中国。这是无法否认的事实。那么在抗战时期日军为什么特别喜欢拼刺刀?一起来看看吧。

 

  日军为什么特别喜欢拼刺刀?

 

  日军的战法与其兵力构成和武器装备是交相一致的。日本陆军部队的编成,依次为:方面军、师团、旅团、联队、大队、中队、小队等。日军步兵班一般由10人组成,武器装备为歪把子机枪、三八式和七九式步枪,没有冲锋枪。日军一个甲等师团,下辖2个旅团、1个野战炮兵联队、1个工兵联队、1个辎重兵联队,以及其他的通信队、勤务队等。通常师团一级不配置坦克,坦克属于战时临时加强的部队,主要是配合陆军步兵冲锋时使用。每个步兵联队下辖3个步兵大队、1个步兵炮中队、1个速射炮中队。每个步兵大队配置4个步兵中队。日军的重型武器,主要是坦克和火炮。坦克以轻型或中型坦克居多(没有重型坦克),个头不大,铁皮较薄(与美、苏的重型坦克没法比)。在炮兵等支援火力方面,以75毫米山炮、100毫米野炮、105毫米榴弹炮、80毫米迫击炮为主。日军尤其偏爱山炮,在与中国军队作战时使用山炮较多。所以,日军的步兵战术其实很简单,就是“步炮结合”战术。

日军为什么特别喜欢拼刺刀?日军在中国的战斗力如何?

  日军步兵的战术,在各级部队中的表现还是不错的,独立部队的战斗能力极强,但在大规模动用多个师团的联合作战中败笔迭出,也就是说日军不善于大部队联合作战。日军的步兵战术,多采用分割包围、迂回包抄、集中火力和兵力突破其一点等,有时候也综合运用这些战术。日军最擅长进攻作战,而防守作战能力较弱。日军的战术原则就是“进攻、进攻、再进攻”,这与日军提倡的“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守”相关。日军崇尚进攻几乎到了疯狂的程度,而且十分偏执,偏执到在进攻中阵亡的荣誉高于在防守中阵亡的荣誉。日军不鼓励、不允许将士当俘虏,认为被敌军俘虏是一种耻辱,如果有人战败、负伤或有病跑不动了,就要刨腹自杀或被同伴处死,这也和战死一样光荣。所以每一仗打下来,中国军队只能看到遍地的日军尸体,很少能抓到俘虏。

日军为什么特别喜欢拼刺刀?日军在中国的战斗力如何?

  擅长进攻作战固然好处多多,但是不善于防守,也会使日军受挫。在对手大举反攻和全面火力压制的时候,日军就陷入被动。平型关大捷就是典型的例子。日军在防守战中有一个弱点:仅是在一条战线上配置多个火力支撑点,而缺乏纵深梯次防御。日军战术中的另一个缺点是“白兵战术”,即拼刺刀。日军崇尚武士道精神,好像全天下就他们有勇气拼刺刀,就连步枪的设计也像是专门用来拼刺刀的,枪身长,刺刀长,锋利无比,而且日军在与对手拼刺刀时常常退出子弹。这样一来,一旦遭到对手用枪弹射击,日军就要吃亏了。

日军为什么特别喜欢拼刺刀?日军在中国的战斗力如何?

  至于日军为何要在拼刺刀时退出子弹,这里解释一下。日军拼刺刀时一律退出子弹,这并不是为了体现武士道精神,而是因为日军的三八式步枪很独特,枪身长、射速快、力道大,在以班排为单位的拼杀中,子弹容易穿过对手身体伤到自己人。另外,日军在拼刺刀时,其持枪姿势也很特别:左手握枪托放低至膝盖,右手握枪身使枪口朝向前上方与眼眉持平,这样便于突刺,却不利于开枪,一开枪子弹就飞上了天,稍向下又容易伤到自己人。所以,日军在拼刺刀时全都退出子弹。

但八路军、新四军没有这个规定,拼刺刀时该开枪还是要开枪,因为中国军队的步枪,枪身短、射速慢、劲道小,子弹射进敌人身体后不能穿透,而是在体内旋转、炸开,杀伤力大,也不会伤到自己人。但中日两国军队真正进行白刃战、拼刺刀时,一个日本兵可以对付3—5个中国士兵。在一场遭遇战中,日军和中国军队混战在一起,互相拼刺,中国军人不是日军的对手,纷纷倒下。中国指挥官看到这种情景,认为再拼刺下去,中国军人无异于自杀。所以,下令开炮,将混战在一起的日军和自己人全部毁灭了。为了对付日军擅长拼刺刀的技战术,西北军专门研究了一套对付日军的刀法,成立了西北军大刀队。这个大刀队的刀法独特,可以一招制敌,即士兵双手握刀,刀身面向自己腹部,然后猛地上扬,刀背磕开日军刺刀,随即刀锋划弧,或上或下,或左或右,将日军的头部或胸部劈开。这一招令日军防不胜防、闻风丧胆。这是日军唯一惧怕的一支中国军队。

日军为什么特别喜欢拼刺刀?日军在中国的战斗力如何?

  日军喜欢进攻和拼刺刀的另一个原因是,日军缺乏有效的海陆空火力和后勤补给支援。日军很少有成建制的炮兵旅团,活跃在中国战场上的也只有“野战重炮兵第5旅团和第6旅团”,并且后期都被拆散使用,即使有炮兵支援,其弹药供应基数跟西方大国相比也少得可怜。所以,日军在穷途末路的时候往往变本加厉地使用“白兵战术”,进行“万岁冲锋”和“玉碎冲锋”。

日军为什么特别喜欢拼刺刀?日军在中国的战斗力如何?

  日军在进攻中,多采用三人一组“分散——集中——分散——再集中”的模式,并且能够在匍匐前进中进行精准射击。日军士兵的枪法极好,通常情况下中国军队的士兵一露头即被击中,显示出日军步兵良好的战术素养。

日军为什么特别喜欢拼刺刀?日军在中国的战斗力如何?

  日军战术的另一个特点是:擅长夜战和偷袭。脱胎于忍者思维的夜间偷袭战术,是日军最惯用的。日军在进攻中,除了分割包围、迂回包抄之外,还有虚实结合的渗透作战,强调利用非正面火力打击守军,力求打乱守军的通信指挥及火力支援体系。这种打法非常凶狠,常给守军造成全线崩溃的感觉,屡屡造成严重后果。

 

  日军在中国的战斗力如何?

 

  在一些热播的抗日神剧中,编导们把我国的抗日英雄描绘得非常神奇,超乎现实和人们的想象,类似手撕鬼子、手榴弹炸飞机、英雄一抬手就能打倒一大群鬼子等等,赚足了人们的眼球,但却离实际相差甚远。果真如此的话,我国就没必要用长达8年时间、牺牲了3000多万人去艰苦抗战了,让编导们去捣鼓一下,日本就不战自降了。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让我们回顾一下真实的抗战历史,看看日军的战斗力究竟如何,鬼子到底有多难打,是很有必要的。

日军为什么特别喜欢拼刺刀?日军在中国的战斗力如何?

  日军在中国打了8年,准确地说是14年(自1931年“9.18事变”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战火中,中日两国军队进行了无数次交锋。那么,日军的战斗力究竟如何?

 

  综合各方面的历史资料来看,日军的战斗力是很强的,并不像中国影视剧描绘的那样:日军不堪一击。

 

  日军的战斗力总体上比中国军队要强大,敌强我弱是事实。尤其是战争前期,日军的战力表现得特别明显。抗战前期,日军的十几个师团都是经过严格训练的,战斗力十分强悍,面对多于自己五六倍的中国军队,依然可以打败。1938年2月,日军第14师团3万人孤军深入中原地带,蒋介石调动15万人围攻,打了一个多月居然拿不下来。后来蒋介石自己都说“这是国军战争史上的奇耻大辱”。

 

  日军的冲锋和白刃战能力确实很强。这源于他们的军队传统和良好训练,所培养出来的战斗精神和战斗意志,凶狠而又勇猛,残忍而又镇定,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打得很有章法,既定战术不会变,不像中国军队遭到敌人冲击时容易乱套。

 

  日军的武器装备特别是在重武器装备方面普遍优于我军,他们的坦克和大炮比较先进,数量多,火力猛,加上众多的战机轰炸,中国军队很难顶住日军的冲锋。尽管国民党军队的武器比八路军、新四军要好,但和日军装备是不能比的。日军的炮火支援也要强于我军。我军当时采取的战术,主要是胶着战和山头阵地战,使得敌中有我、我中有敌,使敌人的优势火力发挥不上,从而弥补了我军火力上的不足。另外,根据敌强我弱的实情,国民党军队是集中优势兵力与日军作战,八路军、新四军则是采取灵活机动的游击战和运动战,在运动中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但鉴于我军近战的能力和经验与日军尚有差距,所以造成了不小的伤亡,这也是抗日战争时期,我军伤亡远高于日军的部分原因。

日军为什么特别喜欢拼刺刀?日军在中国的战斗力如何?

  当然,日军也并非无懈可击,比如人数上的绝对劣势,以及后期供应方面的不足。日军的皮制军靴并不适合登山,所以在抢占山头阵地时要落后我军,从而使我军容易取得居高临下的战术优势。另外,日军为了显示其勇猛,经常会出现中、高级指挥官和部队一起冲锋的现象,代价是非常惨重的,以至于到了战争后期日军有经验的指挥官非常缺乏,即使兵员勉强补充齐了,但战斗力远不如从前。据统计,抗战前期日军对比国军的伤亡比是1比7,对比八路军、新四军的伤亡比是1比8,抗战后期日军和中国军队的伤亡比例相差不多,大概在1比2和1比3之间。有专家认为,如果中国军队使用和日军相同的武器,则伤亡比在伯仲之间。薛岳兵团在长沙保卫战中,采用“天炉战法”打败了不可一世的日军;林彪平型关大捷,让日军领教了八路军的厉害;而彭雪枫在“朱家岗保卫战”中以少胜多的战例……都证明了日军并非不可战胜。其实,日军的战斗力主要得益于武器先进,并非战术先进,而战争后期日军扩充的新兵训练不够,后勤供应也跟不上,严重消弱了日军的战斗力。

 

#p#分页标题#e#

  不过,说日军战斗力强悍,主要是针对中日两国军队的战力比较。如果拿日军和美国、苏联以及德国军队的战力做比较,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日军的所谓先进武器如坦克、装甲车等,在美、苏军队看来算不上什么,简直不堪一击。在1945年的东北战役中,苏联使用的坦克重32吨,安装85毫米口径火炮和45毫米厚的防弹装甲,而日军的豆战坦克仅有几顿重,防护装甲厚度只有8毫米,武器火力居然是7.、7毫米口径的机枪。结果,日军的装甲部队与苏联红军交战时,被苏军坦克碾压,彻底打残,所剩无几。而日军精锐的100多万关东军,在短短的3个月内,被苏联红军悉数消灭,苏、日伤亡比例是1比3。在诺坎门战役中,投入所有精锐部队和武器的日军,被苏军打得溃不成军,几乎被全歼。在太平洋战争中,日军与美国为首的盟军交战,阵亡近百万,盟军伤亡只有不足50万人。与老牌的工业强国相比,日本还差得太远,只能欺负中国人了。

日军为什么特别喜欢拼刺刀?日军在中国的战斗力如何?

  但中国这只睡狮一旦醒来,发出怒吼,任何强大的敌人都会被打败。经过8年抗战,中国人民终于战胜了穷凶极恶的日本侵略者,洗刷了百年耻辱,提高了国际地位,并日益发展壮大,正迈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快车道上。

 

日军为什么特别喜欢拼刺刀?日军在中国的战斗力如何?www.westtour.net/nrsh/20170509/525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