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国外没有野生的大熊猫?大熊猫的生存条件是什么?

生活 梦幻男人 评论

我们都知道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而且大熊猫是中国所特有的,那国外就没有野生熊猫吗?其实世界上不少地区都适合熊猫的生存,中国向不少国家捐赠了熊猫幼崽,因此现在世界上也有不少国家有熊猫,而外国人民也被大熊猫的萌的不行不行的。 为什么国外没有野生的

  我们都知道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而且大熊猫是中国所特有的,那国外就没有野生熊猫吗?其实世界上不少地区都适合熊猫的生存,中国向不少国家捐赠了熊猫幼崽,因此现在世界上也有不少国家有熊猫,而外国人民也被大熊猫的萌的不行不行的。

 

  为什么国外没有野生的大熊猫?

 

  大熊猫是一种有着独特黑白相间毛色的活泼动物。它的拉丁名:Ailuropoda melanoleuca,指的就是它黑白相间的外表。大熊猫的种属是一个争论了一个世纪的问题,最近的DNA分析表明,现在国际上普遍接受将它列为熊科、大熊猫亚科的分类方法,目前也逐步得到国内的认可。国内传统分类将大熊猫单列为大熊猫科。它代表了熊科的早期分支。

 

  成年熊猫长约120~190厘米,体重85到125公斤。独特的特征包括:大而平的臼齿,它的一根腕骨已经发育成了“伪拇指”这都是为了适应以竹子为食的生活。与其他六种熊类不同,大熊猫和太阳熊都没有冬眠行为。
 

为什么国外没有野生的大熊猫?大熊猫的生存条件是什么?

摘自:
 

 

  大熊猫生活在中国西南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温带森林中,竹子是这里主要的林下植物。我国长江上游向青藏高原过渡的这一系列高山深谷地带,包括秦岭、岷山、邛崃山、大相岭、小相岭和大小凉山等山系。秦岭山系分布于南麓,主要分布的县是佛坪,一般分布的县是洋县,仅有少量分布的县有太白、宁陕周至、留坝、宁强等。岷山系除甘肃文县为一般分布外,其余都分布于四川。
 

为什么国外没有野生的大熊猫?大熊猫的生存条件是什么?


 

 

  在四川主要分布的县有平武青川和北川等三县,一般分布的有九寨沟县、松潘、茂县等县,少量分布的县有安县、绵竹、彭州、卧龙、什邡和都江堰市。邛崃山系主要分布的县有宝兴、汶川和天全等,一般分布的县有大邑和芦山,仅少量分布的县有邛崃、崇州、康定、泸定等。大小相岭除洪雅和冕宁为一般分布县外,仅有少量分布的县有荥经、石棉、汉源、九龙等。大小凉山除马边、美姑和越西有一定数量外,仅有少量分布的县有甘洛、峨边和雷波等。

 

  世界上只有中国才有熊猫。因为只有在中国演化的大熊猫存活下来了,世界其他地区的大熊猫在进化的过程中都灭绝了。

 

为什么国外没有野生的大熊猫?大熊猫的生存条件是什么?

原文:
 

  在动物进化史上,大熊猫是佼佼者,在生存竞争中,大熊猫是成功者。

 

  据已发现的化石研究分析,早在800万年前的晚中新世,中国云南禄丰等地的热带潮湿森林的边缘,就生活着大熊猫的祖先――始熊猫(Ailuaractos Lufengensis),这是一种由拟熊类演变而成的以食肉为主的最早的熊猫,个体犹如一只较肥胖的狐狸。由始熊猫演化的一个旁枝叫葛氏郊熊猫(Agriarcros goaci),分布于欧洲的匈牙利和法国等地的潮湿森林,在中新世末期即灭绝。

 

  而始熊猫的主枝则在中国的中部和南部继续演化,其中一种在距今约300万年的更新世初期出现,体型只有现生大熊猫的一半大,像一只胖胖的狗,其化石被定名为大熊猫的小种(Ailuropoda micrta)。从大熊猫小种的化石牙齿推测,它已进化成为兼食竹类的杂食兽。这些小型大熊猫又经历了约200万年,开始向亚热带潮湿森林延伸,并取代始熊猫广泛分布于云南、广西和四川。


 

为什么国外没有野生的大熊猫?大熊猫的生存条件是什么?


 

 

  以后大熊猫进一步适应亚热带竹林生活,体型逐渐增大,距今50-70万年的更新世中、晚期,是大熊猫的鼎盛时期,化石大熊猫武陵山亚种(Ailuropoda milanoleuca wulishansis)的体型仅比现生大熊猫小约1/8。到更新世晚期,化石大熊猫巴氏亚种(Ailuropoda milanoleuea daconi)的体型又普遍的比现生大熊猫大约1/8,而且依赖竹子为生。

 

  大熊猫的生存条件是什么?

 

  大熊猫栖息于长江上游各山系的高山深谷,为东南季风的迎风面,气候温凉潮湿,其湿度常在80%以上,故它们是一种喜湿性动物。它们活动的区域多在坳沟、山腹洼地、河谷阶地等,一般在20°以下的缓坡地形。这些地方土质肥厚,森林茂盛,箭竹生长良好,构成为一个气温相对较为稳定、隐蔽条件良好、食物资源和水源都很丰富的优良食物基地。居住于海拔2400~3500米的高山竹林中。其生活环境湿度很大,温差也比较大。

 

为什么国外没有野生的大熊猫?大熊猫的生存条件是什么?

原文:
 

  除发情期外,常过着独栖生活,昼夜兼行。巢域面积为3.9~6.4km2不定,个体之间巢域有重叠现象,雄体的巢域略大于雌体。雌体大多数时间仅活动于30~40公顷的核域内,雌体间的核域不重叠。食物主要是高山、亚高山上的50种竹类,偶食其它植物,甚至动物尸体。日食量很大,每天还到泉水或溪流饮水。

 

  野外生活的大熊猫,平均寿命约为15岁,性成熟期是6.5~7.5岁,多在4月发情。一般于当年9月初在古树洞巢内产仔,每胎多产1仔,偶尔也产2仔。刚出生的大熊猫幼崽只有25克,一个月左右的熊猫幼仔长出黑白相间的毛,体重约有1公斤,但仍不能行走,眼不能感光。三个月的幼仔开始学走步,视力达到正常。半岁后的幼仔体重已达13公斤左右,它可以跟着母亲,学吃竹子,还要吃些奶补充营养,同时开始学习野外生存的本领。满一岁时幼仔已长到40公斤左右,到一岁半时体重可达50公斤以上,这时熊猫幼仔才开始独自生活。

 

为什么国外没有野生的大熊猫?大熊猫的生存条件是什么?


 

  野外大熊猫雌雄性比约为1:1。熊猫虽然经历了数百年的生活磨练,逐渐地适应了以高山竹类植物为食,但她不象其他以植物为食的兽类成员之间紧密合作,过着群居性的集体生活,而保留了像虎、豹等一般食肉动物的特性,分散隐居,过着独栖生活,故把熊猫雅称为“竹林隐士”。 因此熊猫,性情显得孤僻,好游荡,但不作长距离迁移。她们总爱各自固守着自己的家园,成天在独立王国里游山荡水,哪儿黑,哪儿歇,食不分昼夜,睡不择栖处,只求吃的饱,睡的酣,游的欢,可谓“乐天派”。不过,一到春暖花开,为了爱的自由,她们之间会各自打破鸿沟,逾越出独立王国,互相追慕,而后热恋成婚。然后又各自返归自己的家园,一年一度总是这样执着地依恋着。

 

  熊猫还具有不惧寒湿,从不冬眠的性格。有人说她们的祖先曾经生活在我国的南方,认为她们有怕寒的性格。其实人们早已把她们“逼上梁山”,轮到她们这一代,也就无所畏惧,即使到了冬季,也不冬眠。哪怕气温到-4--14摄试度她们仍然穿行于被白雪压得很厚的竹丛中,就象生活在白色的帐篷里似的。她们也不怕潮湿,整年总爱在湿度80%以上的阴湿天地里生活。不过唯一的是她们并不喜欢风吹,然而人们可以完全放心,由于深居幽谷,有重重叠叠,满山变野的森林和竹丛作为“屏风”,完全足可抵挡十二级台风。

 

为什么国外没有野生的大熊猫?大熊猫的生存条件是什么?


 

  熊猫还有嗜饮的习性,家园总是在清泉流水附近,就近便能畅饮清泉。甚至到了严冬也不以冰雪解渴,仍然要到流溪或不冻泉源去饮水一次。泉水若结薄冰或为砂砾阻塞,则用前掌将冰击碎或用爪挖一个浅水坑舔饮。凡是附近有水源的地方,她们总是取近舍远,日复一日地常走出一条明显的饮水路径。有时由于她们留恋美好家园的隐蔽条件和食物基地,不惜爬涉,常下到很远的山谷去饮水,或因患某种疾病而出现病理上的口干舌燥,只要一经找到水源,总是如饥似渴地一饮而快。好似一个酗酒的醉汉,或干脆躺卧溪边,或依依不舍的蹒跚而去。这种现象在熊猫的故乡常传说是由于她们在饮水时见到了自己映入水中的倒影,颇为好奇,企图探个究竟,每饮一次,又复现一次,觉得十分有趣,以至“醉”到不能走动。不少人又把这种现象,雅称为“熊猫戏水”。另外,她们还具有涉水和泅渡的能力,在四川青川曾发现她横渡白水江到彼岸的姚渡,在卧龙发现她渡过水流湍急的皮条河。她们还善于爬树,也爱嬉戏。爬树的行为一般是临近求婚期,或逃避危险,或彼此相遇时弱者借以回避强者的一种方式。熊猫有时还下到山谷,串入到山村小寨或住宅,把锅盆桶具,尤其是圆形的器皿当成玩具,玩耍后弃置山野。有时她们还和羊、猪等家养的牲畜亲善,随着同吃同住。 版权所有:
 

为什么国外没有野生的大熊猫?大熊猫的生存条件是什么?


 

 

  在通常情况下,其性情总是十分温顺,好似闺阁深院的淑女,初次见人,常用前掌蒙面,或把头低下,不露真容,故又有“熊猫小姐”的称号。她们很少主动地攻击其他动物或人,在野外偶然相遇时,总是采用回避的方式。但一当她当上了妈妈,其小宝贝神圣不可侵犯,即或是关怀看望,也会惹怒母亲大动肝火,张牙舞爪,动手动脚。有时她们还爱作一些修饰及其他一些求适活动。可以像猫一样把身体伸直,前是伸开,后半身抬起,让身躯灵活舒展,或睡醒以后,前肢直伸打哈欠。如果被水沾湿或过河涉水后,也可以像狗一样把身上的水抖掉。

 

  熊猫的生存条件要求比较苛刻,野生熊猫只吃一种竹子,一旦这种竹子开花,熊猫就会面临灭顶之灾。

 

为什么国外没有野生的大熊猫?大熊猫的生存条件是什么?www.westtour.net/nrsh/20170509/528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