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表情包文化是怎么回事?外国人如何看待中国人的表情包?

生活 梦幻男人 评论

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最近兴起的网络文化更是把中国文化推向国际,那么中国的表情包文化是怎么回事?中国的表情包是怎么发展的?在外国人眼里,中国的表情包文化是怎样的?他们是如何看待中国的表情包的? 中国的表情包文化是怎么回事? 中国人的文化偏内敛

  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最近兴起的网络文化更是把中国文化推向国际,那么中国的表情包文化是怎么回事?中国的表情包是怎么发展的?在外国人眼里,中国的表情包文化是怎样的?他们是如何看待中国的表情包的?

 

  中国的表情包文化是怎么回事?

 

  中国人的文化偏内敛,大家很少像西方人那样当面说我爱你,但你可以发一个亲吻的表情给对方。和不熟的人用表情聊天破冰不尴尬,和熟人聊天活跃气氛;发神似自己的表情,让对方感觉你就在眼前;发与平日风格迥异的表情,表达隐藏在心里的另一个自己……

中国的表情包文化是怎么回事?外国人如何看待中国人的表情包?

  随着80后、90后这些童年有动画、漫画作品陪伴的群体逐渐成为主流消费群体,表情包乃至中国的动漫产业将从小圈子文化逐渐成为主流文化。表情包的价值最终还是要引发共鸣,没有故事支撑便难以长久。

 

  人人都爱表情包

 

  当第一个网络表情——“:-)”——一个需要横过来看的象形笑脸诞生的时候,大概没有谁能够想到,数十年后的今天,当你在网上搜索“表情”二字,铺满屏幕的不是人们喜怒哀乐的脸,而是各式各样的网络虚拟表情符号。表情符号在引发全民热情互动的同时,也吸引了大量专业团队投身其中。在IP(知识产权)受到热捧的今天,小小表情包的能量究竟有多大?

中国的表情包文化是怎么回事?外国人如何看待中国人的表情包?

  从QQ的小黄脸到苹果系统的emoji,卡通手绘、影视作品截屏,甚至只是单纯的文字短语,几乎没有什么不能成为表情,而包罗万象的表情符号也有了一个新名字——表情包。

 

  在街头的随机采访中,表情包几乎已成网络聊天必备。60后的张先生说别人一秀美食,他就发流口水的表情呼应。而在一位70后男士手机里,记者看到了十几个各式各样的搞怪表情。80后的姑娘说最爱红包相关的表情。而90后的三个学生则告诉记者,“渣画质”才是他们的最爱。所谓“渣画质”,是指图片分辨率低、制作粗糙,全靠搞笑文字取胜的表情包。

中国的表情包文化是怎么回事?外国人如何看待中国人的表情包?

  “表情是帮助用户传递情绪、表达想法的一个载体,中国人的文化偏内敛,大家很少像西方人那样当面说我爱你,但你可以发一个亲吻的表情给对方——‘么么哒’。”微信表情团队负责人查文说着,侧脸隔空飞了个吻,80后的他随即不好意思地笑了。

 

  表情性格更多元

 

  2015年7月,国内使用最为广泛的即时通讯软件微信启动表情商店,面向专业制作团队接受投稿。“表情商店面向所有人开放,只要投稿就有机会被亿万人看到”,查文说。为了鼓励扶持优秀的表情作者,微信表情商店推出了“精选表情”。

 

  “长草颜团子”是第一批入驻微信表情商店的表情形象之一,上线30天内发送量超过1亿次。同批入驻的“制冷少女”,广受欢迎,该系列的“谢谢老板!”表情,成为很多人抢完红包后聊表谢意的表达方式之一。两款流传甚广的表情形象来自同一公司——北京十二栋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创始人王彪解密爆款表情包,表示如今人们对于人物形象性格的需求更为多元,“现在人们更多希望看到一些不完美的性格,而从大面上来讲是积极向上的,是正面的。”

中国的表情包文化是怎么回事?外国人如何看待中国人的表情包?

  “一个表情包红了之后可以做其他衍生增值业务。如果表情形象足够好,完全可以通过表情平台的天量曝光成长为一个IP,最终跳出这个平台,进入动漫、游戏等其他产业”,查文说。

 

  用表情包讲故事

 

  市场调研机构艾瑞咨询发布的《2015年中国二次元行业报告》认为,80后、90后这些童年有动画、漫画作品陪伴的群体逐渐成为主流消费群体。在国内资深漫画家颜开看来,表情包就像是形象产业的网红,“全民都在关注网红,全民都在关注表情包,网红确实是价值的代名词。但价值最终还是要回归到形象的故事上来,回归到观众的感动上来。没有故事支撑的表情包是难以长久的。”

 

  表情包或许可以成为IP孵化器,但故事才是IP的第一生产力。

中国的表情包文化是怎么回事?外国人如何看待中国人的表情包?

  此外,议价权不高,产业链不成熟也制约着表情包为代表的形象产业发展。

 

  查文表示,现在国内的形象产业还不成熟。一个好的形象出来,无法及时地转化为各种衍生品和动漫等下游产业作品。

 

  “一个形象画完之后,不能被大家看一看就完了,要出图库、寻找合作商家、思考制作什么样的产品大家会喜欢、通过什么销售渠道效果最好。”王彪说。

 

  外国人如何看待中国人的表情包?

 

  表情包是社交软件活跃之后形成的一种流行文化。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人们以时下流行的明星、动漫、影视截图为素材,配上一系列的文字,表达特定的情感。

中国的表情包文化是怎么回事?外国人如何看待中国人的表情包?

  《亚太邮报》引用的表情来自中国著名的“张学友表情包”系列。其素材源于张学友出演的电影《旺角卡门》。张学友本人十分喜欢,曾携带印有自己表情包的玩偶出席活动。

 

  此后,众多以影视明星为题材的表情包开始流行于网络。姚明、成龙等明星纷纷成为表情包素材,一些明星在微博上与粉丝互动时也会使用自己表情包来拉近与粉丝的距离。姚明在一次采访中针对网友制作的“姚明表情包”表示:“大家高兴就好。”

中国的表情包文化是怎么回事?外国人如何看待中国人的表情包?

  早期的表情包素材往往带有一些“恶搞”的成分。但随着表情包制作器的产生,素材范围越来越广,表情包的意义也变得极为丰富,相同图片配上特定的文字就能表达不同的意思。“恶搞”成分降低,文化交流的成分大幅上升。

 

  有外国网友评价称,他们通过表情包了解了中国,表情包可以算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日前,故宫博物馆院举办了一场故宫主题表情创作大赛,在网络上公开征集故宫表情创意设计。此前,故宫博物院曾推出一套以动态漫画《故宫大冒险》人物为主题的表情包,其中“骑鸡仙人”的表情就是以故宫古建筑屋顶檐角上的“仙人”为原型创作的。

中国的表情包文化是怎么回事?外国人如何看待中国人的表情包?

  事实上,表情包不只是一种社交网络工具,在网友们的推陈创新下,如今的表情包已成为一种文化的载体。它用一种具有互联网时代特色的方式,向外界传递着中国的传统文化与流行文化的发展。

中国的表情包文化是怎么回事?外国人如何看待中国人的表情包?

中国的表情包文化是怎么回事?外国人如何看待中国人的表情包?www.westtour.net/nrsh/20170509/528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