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艘万吨巨轮沉没,中国跃进号货轮沉没之谜

生活 梦幻男人 评论

跃进号货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艘国产的万吨远洋货轮。它的载重量为15930吨。跃进号货轮于1958年11月27日开始建造,由大连造船厂按照苏联设计图纸制造。1963年4月30日,跃进号展开首航,载着1.3万吨玉米从青岛港前往日本名古屋西港。5月1日中午,跃进号货轮

跃进号货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艘国产的万吨远洋货轮。它的载重量为15930吨。跃进号货轮于1958年11月27日开始建造,由大连造船厂按照苏联设计图纸制造。1963年4月30日,跃进号展开首航,载着1.3万吨玉米从青岛港前往日本名古屋西港。5月1日中午,“跃进号”货轮触礁沉没在苏岩礁。

  摘自:

中国第一艘万吨巨轮沉没,中国跃进号货轮沉没之谜

原文:

  原文:

新中国第一艘万吨远洋货轮“跃进”号,是由前苏联专家帮助设计,大连造船厂建造,采用当时最新的技术装备,全长169.9米,宽21.8米,排水量22100吨,载货量13400吨,满载时吃水深度9.7米、每小时18.5海里,马力13000匹,能够续航12000海里,可以中途不靠岸补充燃料直接驶抵世界各主要港口,能在封冻的区域破冰航行。船上装备全套机械化、自动化、电气化设备。“跃进”号自1958年9月开工建造,从船台铺底,到船体建成下水,只用短短58天时间,其船台周期记录是世界的创举,标志着中国船舶工业水平的飞跃。 版权所有:

 中国跃进号货轮沉没之谜: 原文:

1963年5月1日凌晨,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艘万吨级大型货轮——“跃进”号,从青岛港码头出发,满载玉米,开往日本。

摘自:

下午14时左右,中南海西花厅周恩来办公室的电话铃声骤然响起。接完电话,周恩来脸色凝重。他得知:“跃进”号在韩国济州岛附近的公海海域突然沉没。 原文:

“跃进”号是怎样沉没的?中国尚未着手开展调查,日本“全亚细亚广播电台”已“先声夺人”,于5月2日发布了一条爆炸性的消息:“中国国产的第一艘万吨级远洋货轮“跃进”号在赴日途中,因腹部中了3枚鱼雷而沉没……” “跃进”号被鱼雷击沉的说法在全世界迅速传开。许多国家和地区纷纷作出反应。

摘自:

但北京方面十分谨慎,没有认同这一说法。上世纪60年代初期国际政治风云动荡不安,在彻底查明事件真相之前,贸然宣布沉船原因,不仅会激化国际关系,而且可能引发战争。 由于北京方面的暂时沉默,使“跃进”号的沉没原因更显得扑朔迷离。这一事件一时成了世界头号新闻,也成了一个谜。 版权所有:

5月2日深夜,“跃进”号船员从上海集中乘机飞往北京。周恩来接见了三副、三管轮以上的管理人员,与他们一起座谈,了解情况。有好几名管理人员都谈到,他们听到“通”的一声闷响,好像船左舷水下部位“遭到敌人攻击”,发生爆炸。还有人说看到黑影,“肯定是潜艇,发射鱼雷后就逃走了”。但船长却提出异议:“只听到“通”的一声,哪像是鱼雷爆炸,依我看十有八九是触礁。”

摘自:

周恩来沉思了一会儿,没有下结论。他要求作进一步调查,并请海军帮助,一定要尽快弄清事实真相。 根据周恩来的指示,东海舰队与上海交通部门抽调了7艘舰艇和船只,上海市抽调了3艘潜水作业船和打捞救生船,全编队舰船10艘,人员1097名,船只和人员准备基本就绪。5月18日上午9时,海上编队从上海吴淞码头起航,威武雄壮,浩浩荡荡。 经过10多天的艰苦奋战,72人次的潜水探摸,克服重重困难,终于查清了“跃进”号沉没的准确位置和确实原因。
潜水员摸到“跃进”号船体破洞3处,凹陷5处,船龙骨折裂1处。对苏岩礁的探摸情况是,岩礁有遭受触撞的明显痕迹,在被撞处周围有很多岩石碎片,当时取回8块。有3名潜水员在水下见到部分礁石上有紫红色油漆皮。同时对“跃进”号船体3段合龙的2条焊缝进行多次核查,未发现破损和异常变化。

至此,终于弄清“跃进”号沉没并不是遭到鱼雷攻击,而是触礁。中国政府曾想打捞沉船。但由于“跃进”号购买了某国际保险公司的保险,该公司为了息事宁人,愿赔付能购买两条“跃进”号的保险金,加上作业区域情况复杂,周恩来决定不再打捞沉船,船队立即撤离。

原文:

6月2日清晨,海上编队最后一次组织潜水复查,取出了“跃进”号航向记录本、国旗和有关数据,收拾好所有器材,撤离作业区。

中国首艘万吨巨轮沉没之谜:

原文:

震动世界的新闻

摘自:

  1963年4月30日下午,我国第一艘自己制造的1.5万吨的“跃进”号大型货轮,装载着万吨玉米和3000多吨矿产及杂货,驶离青岛港,开往日本门司港。5月1日中午,当“跃进号”航行到朝鲜济州岛附近的苏岩礁海域时,突然向国内发出了“我船受损严重”的电报,下午2时10分,交通部收到了“跃进”号第一次发出的“SOS”国际求救信号。下午2时左右,跃进号沉没于黄海中。

原文:

  下午2时左右,中南海西花厅周恩来办公室,电话铃声急促地响了起来。周恩来听完电话,脸色顿时严峻起来:“跃进”号货轮在赴日途中突然沉没!周总理亲自给海军司令员肖劲光打电话,命令海军立即派军舰去营救。5月2日,日本贸易促进会发来通知,“跃进”号59名船员分乘三艘救生艇在海上漂流时,被日本渔船救起。周恩来再次命令海军:“派军舰把遇难船员接回来!”

摘自:

  当天夜里,日本“全亚细亚广播电台”在新闻节目中,向全世界发布一则消息:“中国产的第一艘万吨级远洋货轮‘跃进”号,在赴日本途中因腹部被命中三发鱼雷而沉没。”

版权所有:

  日本电台这则消息在全世界迅速传开,“跃进”号沉没一时成了世界头号新闻,引起各国政府的关注。美国声明称他们当时没有海军船只在那个地区活动,美国人还说不像潜水艇打的,应该是中日战争时期布的水雷没有清扫干净,触雷而沉。日本人表示那里是渔场,从未发现过水雷。美海军部长还专门召开记者会,叫太平洋舰队司令出来作证,说他们没有派潜水艇到这个海区活动。 摘自:

  消息传到国内,一时议论纷纷。有人说是新造的万吨船质量不过关,经不起大浪冲击而沉没;有的说是选择的航线不好,因为航区附近就有暗礁。 原文:

  船员认为遭鱼雷攻击 版权所有:

  “跃进”号上共有59名船员,他们在日本巡视船和中国护卫舰救援过程中发回的消息都十分肯定:“跃进”号因敌对潜艇发射两枚鱼雷袭击沉没,那潜艇极有可能是美国潜艇。

原文:

  在查明确实原因之前,不能贸然宣布沉船原因,为此中国方面迅速展开有关调查。时任东海舰队司令员的陶勇中将委派上海打捞局局长张智魁随“跃进”号船员一起乘机赴京,了解货轮沉没情形,并做出初步判断。 原文:

  在飞机上,张智魁主动找轮机长和大副攀谈。轮机长确认这艘由大连红旗造船厂制造的巨轮,设计制造方面没有缺陷,船从出事到沉没海底大概3个小时;二副则坚持认为是敌人鱼雷打的。

摘自:

  张智魁根据他们的证词分析做出初步判断:不像是鱼雷攻击!因为有航海经验的轮机长并未听见巨裂声响,船上的玻璃窗和茶杯都没有震坏,人员一个个完好,没有震伤,这一点证明:“水下攻击”不可思议。至于沉没时间,水雷引起爆炸可导致几分钟内沉没,而不可能在海上浮漂3个小时之久。 版权所有:

  船员到京后,周总理亲自接见了船长和三副、三管轮以上的船员,了解情况。船员们回忆说听到“通”的一声,多数人都认为是与敌人交上了火,而且大敌当前,忙乱一团。船长则怀疑是触礁,船上的政委不同意船长的说法,他的理由是船行驶在的航线上,出事前15分钟测定船位,距离前面的礁岩还有9.8海里。周恩来没有做结论,他建议再进一步调查,此事要请海军帮忙。

成功找到“跃进”号

  在周总理的亲自指导下,国家派出由四艘潜水作业船和六艘战斗舰艇组成的编队,于19日6时到达“跃迸”号失事海域进行调查。21日,“金州”号围着苏岩礁四周搜索。10时11分,声纳班长兴奋地向艇长报告:“发现金属回波,位置在北纬32°06″,东经125°24″。”

版权所有:

  艇长大胆沉着地朝目标上方慢速开去,测出水深50米突然变为32米。艇长命令航海人员用磁水陀鉴别。航海人员兴奋地向艇长报告:“水下目标有吸引力,是铁家伙!”艇长惊喜地向指挥员报告了金属回波的准确位置。 版权所有:

  第二天,指挥员又命令用三艘小艇组成编队,到目标上方和四周进行拖扫。 摘自:

  两个小时后,1号小艇收起的铁锚上,发现锚钩刮有白色和绿色油漆。另两艘小艇也拖到了沉船,其中一艘传来惊喜的喊声:“玉米!玉米!”原来锚钩上夹有玉米,而玉米是“跃进”号上的主要货物。

版权所有:

  5月22日下午,“海设”号立即组织潜水作业。但第一个潜水员就遇到下马威,急流刷地把他冲得好远,好不容易钻到海底,却又突然发现工作母船在移动,眼看供气皮管不够长了,有拔断的危险,只好赶快出水,第二第三个潜水员下水,同样都失败了。

原文:

  25日,海面上波涛滚滚,大雾弥漫,急流冲得工作船左右扭动,像个醉汉,巨大浪花炸雷似地在船舷轰响。号称中国“潜水大王”的严士法出征了,他终于钻到海底。50米深的海底,黑乎乎什么也看不到,只有五光十色的萤光,像节日的礼花“吱得吱得”在面窗前飞舞。严士法小心地向前探摸,他心里明白,随时有可能被“水中老虎”鲨鱼攻击。指挥员发出命令,汽艇和猎潜艇立即出动,驱赶鲨群。

版权所有:

  严士法继续探摸着,突然潜水鞋当的一声踢到铁家伙上,伸手一摸,好家伙是一堵墙,再一摸,一排螺钉。严士法一阵惊喜,是沉船啊! 原文:

  到此,“跃进”号终于找到了。 摘自:

#p#分页标题#e#

  26日上午,第一个潜水员下潜时,怎么也摸不到“跃进”号。奇怪,“跃进”号为何失踪了?航海人员对船位进行了测量,发现一夜之间海流把船位移动百米,难怪潜水员摸不到“跃进”号了,技术人员重新对固定船位进行研究,增加四只大铁锚,把“和平”60号“米”字形地抛锚,任何方向有风流也能稳稳地固定,这才为潜水作业提供了安全基础。大规模的潜水作业开始了。被称为“潜水专家”的沈阿四老将出马,钻到波涛汹涌的海里。他们发现“跃进”号上有条纵向裂缝,他们用脚一步步地量着,约有17米长,40厘米宽。潜水员们从沉船驾驶室内取出航海日志,找到了文字证据。 版权所有:

  经过前后72人次的潜水员探摸,终于摸清了“跃进”号沉没的准确位置和确实原因。 摘自:

  “跃进”号的准确位置在苏岩礁方位148度、距离1.2海里,即北纬32度06分、东经125度11分42秒。其沉坐状态为船身左舷平卧海底,船首向北偏东15度。破损情况是,摸到破洞3处,凹陷5处,舭龙骨折裂一处。对苏岩礁的探摸情况是,在其西南角处发现一块长约3.5米、宽不到1米的平坦岩礁,岩礁有遭受触撞的明显痕迹,在被撞处的周围有很多岩石碎片,当时还取回8块。有3名潜水员在水下见到部分礁石上有紫红色油漆皮存在。同时对“跃进”号船体3段合拢的两条焊缝,经多次核查,未发现破损或异常变化。 原文:

  至此,终于弄清了“跃进”号并非鱼雷击沉,而是触礁沉没的。也排除了对造船工艺有问题而沉没的猜疑。“跃进”号在岩礁给它致命一击之后,拖了长长的两公里路程,用了两个多小时的时间才沉入水底。

  6月1日下午,编队传达周总理通过总参转达的指示:鉴于调查作业已基本完成,编队应于6月2日、3日返航。6月2日清晨,编队最后一次组织潜水复查,取出了“跃进”号航向记录纸、国旗和有关资料。除弃掉“海设”钩住船舱的一只锚外,其余器材俱已收拾齐备。水面上没有留下一丝痕迹。 原文:

  新华社发表声明

原文:

  6月3日,编队撤离作业区,历时15天的水下侦查工作结束了,新华通讯社同时发出了电稿: 版权所有:

  中国交通部为了进一步查明“跃进”号沉没的真实原因而派出的调查作业船队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协助调查的舰艇在苏岩礁周围海域经过15天的调查作业,在北纬32度6分东经125度11分42秒处发现沉没了的“跃进”号船体,经过周密调查,已经证实“跃进”号是因触礁而沉没的。

版权所有:

  时任上海打捞局局长的张智魁曾提议打捞沉船。但鉴于有关国际保险公司(“跃进”号购买了该公司保险)愿付出能购买两条“跃进”号的保险金,中国政府决定不再打捞“跃进”号沉船。

版权所有:

中国第一艘万吨巨轮沉没,中国跃进号货轮沉没之谜www.westtour.net/nrsh/20170509/562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