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克里米亚地图,乌克兰地图中克里米亚,乌克兰克里米亚共和

生活 梦幻男人 评论

克里米亚半岛是乌克兰境内唯一的自治共和国,它位于乌克兰最南端,南临黑海,东扼亚速海,与俄罗斯无陆地联系,面积约2.7万平方公里,人口近260万,其中160万是俄罗斯人(在塞瓦斯托波尔市,俄罗斯人口占2/3以上),60万乌克兰人,20万鞑靼人和其它少数民族

克里米亚半岛是乌克兰境内唯一的自治共和国,它位于乌克兰最南端,南临黑海,东扼亚速海,与俄罗斯无陆地联系,面积约2.7万平方公里,人口近260万,其中160万是俄罗斯人(在塞瓦斯托波尔市,俄罗斯人口占2/3以上),60万乌克兰人,20万鞑靼人和其它少数民族,首府设在辛菲罗波尔。克里米亚属于亚热带气候,渔业发达,农产丰富,尤盛产葡萄,酿酒业发达。克里米亚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宜人,风景秀丽,是苏联著名的旅游疗养胜地。
 

克里米亚的军事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在长达200年的沙俄帝国和苏联的统治下,这里建立了一整套军事和军港基地。它拥有刻赤、塞瓦斯托波尔、叶夫帕托里等天然良港,其中塞瓦斯托波尔为深水不冻港,建立了整套配套设施(港口、机场、铁路、仓库、维修基地)。苏联四大海军舰队之一——黑海舰队司令部驻扎塞瓦斯托波尔市,以保证苏联走向欧洲和世界的海上通道的安全。

乌克兰克里米亚地图:

乌克兰克里米亚地图,乌克兰地图中克里米亚,乌克兰克里米亚共和


 

历史上,1443-1783年各民族建立了克里米亚国。1475-1774年该国成为土耳其的仆从国。在16-17世纪,扎波罗热的哥萨克发动了反对土耳其鞑靼人的战争,俄国军队乘机进行了克里米亚远征(1687-1689年),1783年,克里米亚正式被俄吞并。1921年10月18日,作为俄联邦的一员,成立了克里米亚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二战后,1945年更名为克里米亚州。

摘自:


 

克里米亚半岛一直归俄罗斯管辖。1944年,斯大林政府以“同希特勒占领者相勾结”的罪名强迫克里米亚的鞑靼人迁居它乡。这项政策不仅恶化了俄罗斯人与鞑靼人之间的关系,而且给克里米亚的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赫鲁晓夫上台以后,为缓和这一地区的民族矛盾,振兴半岛经济,于1954年2月19日,以纪念乌克兰和俄罗斯合并300年(1654年乌俄签订了佩列亚斯拉夫协议,根据协议两国合并。)为由,将克里米亚州由俄罗斯划归乌克兰。1991年,苏联解体时,克里米亚以自治共和国的身份加入乌克兰,并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承认。俄罗斯对此一直耿耿于怀。俄罗斯议会曾于1992年5月21日单方面通过了关于废除1954年2月将克里米亚由俄罗斯划归乌克兰的决议,1993年7月9日又通过关于收回克里米亚的重要海军基地城市塞瓦斯托波尔市的法令。虽然俄罗斯不便公开向乌克兰提出领土要求,但也不愿意放弃克里米亚。这是因为,从18世纪以来,克里米亚就是沙俄控制黑海沿岸、地中海、巴尔干地区的基地。克里米亚的地理位置使它成为控制黑海地区,特别是黑海西部的关键。失去克里米亚,俄罗斯在黑海的帝国地位和对地中海地区的政治影响将成问题。维护对克里米亚的影响力是俄罗斯保持大国地位,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制约乌克兰的重要因素。

摘自:


 

克里米亚是以俄罗斯族为主的多民族地区,俄罗斯的文化影响一直占主导地位,乌克兰的文化影响很弱,绝大多数居民只讲俄文,俄文报刊、杂志比乌文的多20倍,只有7-9%的克里米亚人看基辅电视台的节目。
 

同时也应看到,在乌克兰管辖的40年间,乌克兰和克里米亚之间已形成了密不可分的经济联系。40年来,乌克兰政府向克里米亚的投资,如按人均投资水平计算,要高于乌克兰全国人均投资水平的15-20%。乌克兰和克里米亚合作修建的克里米亚北运河,将德聂伯河的淡水引入半岛,解决了克里米亚对淡水85%以上的需求。如按世界价格计算,运河每年带来的经济效益达20多亿美元。克里米亚工业用电的75-85%均由乌克兰提供。而克里米亚则向乌克兰提供蔬菜、水果、海产品和生活日用品。
 

乌克兰独立以后,乌克兰民族主义势力一度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举足轻重,其他族人受到歧视。在这样的情况下,克里米亚的俄族人回归俄罗斯或者独立的势头不断加强。1992年,克里米亚议会通过独立法令。1993年,克里米亚俄族人提出脱离乌克兰问题。1994年1月,亲俄派代表梅什科夫当选克里米亚首任总统,实施与乌克兰中央抗衡的政策,致使克里米亚的政治局势动荡不安。另外,1944年被斯大林政府以“同希特勒占领者相勾结”的罪名强迫迁居它乡的克里米亚鞑靼人成批返回克里米亚,也使该地区的民族关系更加复杂。
 

经济和生存环境的持续恶化,是引起克里米亚局势动荡不安的直接原因。克里米亚经济的支柱行业是军工产业、旅游和农业。
 

(1)军工产业,在工业生产中占有相当大比重。克里米亚地理位置重要,自然条件优越,有众多的深水良港,是苏联的军工造船基地。据统计,克里米亚有一半居民从事这一行业。该行业具有非常高水平的专业化和一体化生产,近70%的配套产品来自俄联邦和苏联的其他共和国。苏联解体,横向经济联系中断,军工生产萎缩,给克里米亚经济造成了致命性的打击。1994年,克里米亚的工业生产下降27%,1995年1-2月份,工业生产下降30.1%,超过了乌克兰全国下降水平(14.1%),岛内有76.2%的工业企业减产。截止到1997年,经济形势仍然严峻。 摘自:
 

(2)旅游业。克里米亚气候宜人,是疗养旅游胜地,旅游业曾是克里米亚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现在,半岛政局不稳定,乌克兰经济不景气,严重影响旅游业。1993年到克里米亚的游客比2年前减少9/10,1994年的游客只相当于往年的1/4,绝大部分的宾馆、疗养院客源严重不足。
 

(3)农业。克里米亚农业同样不景气,只能保证城市居民30-50%的需要,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下降。生产下降的恶果是造成大批人员失业。目前克里米亚的失业人数高达11万人。大批人口失业造成社会犯罪率上升,社会更加动荡不安。
 

克里米亚的归属问题是由俄罗斯首先提出来的。俄罗斯提出这个问题的目的是试图以此来压乌克兰在黑海舰队问题上让步,恢复对南部出海口的控制。
 

1992年1月23日,俄罗斯议会通过决议要求重新审议有关苏联最高苏维埃1954年4月26日将一直归俄罗斯管辖的克里米亚半岛划归乌克兰的决定是否符合俄联邦宪法,同时建议乌克兰最高苏维埃也研究这个问题。这项决议在乌克兰和俄罗斯之间引起了轩然大波,国家关系骤然紧张,两国议会、总统和新闻单位纷纷发表声明、讲话,阐述自己的立场观点,归纳起来如下: 摘自:
 

俄罗斯坚持废除1954年苏联最高苏维埃关于克里米亚划归乌克兰的决议。1992年5月21日,俄罗斯议会用投票的方式批准了《关于对俄罗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1954年改变克里米亚地位的决议作出法律评价的决定》(136票赞成、18票反对、20票弃权)。决定中指出,俄罗斯最高苏维埃主席团1954年2月《关于将克里米亚从俄罗斯联邦版图划归乌克兰版图的决定》是违反宪法程序和立法程序的,应认为自通过之时起就不具有法律效力,但考虑到后来的一些法律承认了这一事实,而且1990年11月9日乌克兰和俄罗斯签订了双方不提出领土要求的条约,而且这一原则已纳入独联体各国之间的条约和协定,因而最高苏维埃认为有必要在克里米亚代表机构的参加下根据克里米亚的意愿由俄罗斯和乌克兰双方谈判解决这个问题。同时,俄罗斯要求乌克兰不要采取旨在压制克里米亚居民自由表达意愿的行动,更不应对克里米亚动用武力。这期间,俄罗斯副总统鲁茨科伊借巡视黑海舰队之机,呼吁克里米亚居民进行全民公决,脱离乌克兰,加入俄罗斯。
 

乌克兰认为,1954年把克里米亚州从俄罗斯联邦划归乌克兰符合当时的立法,其中包括苏联、俄罗斯联邦和乌克兰的宪法。俄罗斯议会无权废除前苏联文件,俄罗斯议会在克里米亚问题上作出的决定对乌克兰不具有任何法律效力。对于俄罗斯议会1992年5月21日通过的决定,乌克兰外交部照会俄罗斯外交部说,这项决定违背了现代国际法的准则和原则,孕育着危险的难以预料的后果。乌克兰坚持克里米亚是乌克兰的组成部分,乌克兰和克里米亚相互关系问题是乌的内政,因此俄罗斯议会1月23日的决定和5月21日的决定均违背了乌克兰和俄罗斯近几年来签署的一系列条约和文件,以及1991年12月8日的《关于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的决定》中的第5条和赫尔辛基最后文件中关于现有国界不可触动性的原则,乌克兰最高苏维埃1992年2月6日发表的声明中说,按苏联形成的政治法律结构、程序和现实,克里米亚就是乌克兰的一部分。乌克兰对邻国没有任何领土要求,并且希望独联体所有国家,尤其是对乌克兰一向友好的俄罗斯联邦在确保克里米亚居民安宁方面持同样的态度。克里米亚是享有充分自治共和国地位和权利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俄议会的行动是干涉独立国家内部事务的行动,克里米亚的命运已由克里米亚居民在1991年12月1日全民公决时自己解决了,他们主张克里米亚归乌克兰。乌克兰不接受来自任何方面的领土要求。

1992年5月19日,俄联邦最高苏维埃领导人同乌克兰议会代表团就克里米亚问题在莫斯科举行会晤。会谈结束以后,俄议会表示,俄罗斯仍然恪守独联体范围内现有边界,其中包括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边界不可侵犯性,并严格遵守欧安会基本原则和联合国宪章。乌克兰议会第一副主席杜尔季涅茨说,俄罗斯议会的决议是不友好和不合法的行为,这一行为破坏了克里米亚局势的稳定性,也动摇了乌克兰和俄罗斯的关系。俄罗斯总统叶利钦的顾问斯坦科维奇在接受俄通社-塔斯社记者来访时说,俄罗斯议会废除1954年关于把克里米亚归属乌克兰的不合法文件只是“整理我们的法律遗产,并不意味着提出领土要求”,该半岛以后的命运应当由乌克兰和克里米亚来解决。这次两议会之间的会谈不仅仅是进一步了解彼此的立场,更重要的是为今后乌克兰和俄罗斯在克里米亚问题上的行动制定了行动规则,即与克里米亚有关的所有问题必须通过与乌克兰的谈判来解决。以后,俄罗斯议会没有再提出克里米亚的归属问题,俄罗斯总统和政府在公开场合一再表示克里米亚问题是乌克兰的内政,从而缓和了乌克兰和俄罗斯由于克里米亚问题产生的紧张关系。
 

#p#分页标题#e#

克里米亚归属问题的复杂性在于,半岛上至政府,下至百姓都存在着一股强大的亲俄势力,他们要求克里米亚独立,支持克里米亚回归俄罗斯。尽管乌克兰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试图平息克里米亚的独立风潮,局势仍然存在不稳定因素。1994年1月30日,克里米亚共和国进行总统大选,共和党主席、俄罗斯人尤里·梅什科夫当选克里米亚共和国首任总统。这次总统选举表达了岛上大多数居民的意愿,乌克兰政府不便强行干预,只得默认大选结果。 版权所有:
 

但是,乌克兰中央并没有对克里米亚的分立活动听之任之,一直在谋求解决克里米亚问题的途径。1995年3月,乌克兰中央采取强硬措施,加强对克里米亚的控制。这就是:(1)坚决主张决不允许克里米亚脱离乌克兰,她是乌克兰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关系到乌克兰生死存亡的大问题,稍有松动,可能会触发聚居在乌克兰工业发达地区的东部地区的俄族人的分离运动,其后果十分严重。在这项原则问题上,乌克兰政府寸步不让,包括在克里米亚不能实行双重国籍。1995年3月17日,乌克兰议会通过了《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法》明确规定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是乌克兰版图内的一个行政区或自治单位,并解除了梅什科夫的克里米亚总统职务,撤消了克里米亚总统位置。(2)明确指出中央法律高于克里米亚法律。乌克兰议会已废除了克里米亚1992年通过的克里米亚宪法。而克里米亚议会制定的克里米亚宪法以及对该宪法的修改只有在得到乌克兰议会批准后才能具有效力。(3)允许克里米亚成为自由经济区,建立自己的财政体系,但是克里米亚和乌克兰应有统一的武装力量、海关和货币-信贷体系,从而否定了克里米亚提出的实行卢布区的要求。(4)为防止克里米亚局势失控,乌克兰一直向克里米亚派总统代表和内务部队常驻,并设有安全机构,还下令将克里米亚共和国政府置于乌克兰中央政府的直接领导之下。(5)克里米亚只能在经济、环境保护和文化合作领域进行对外交流活动。(6)塞瓦斯托波尔市是乌克兰中央的直辖市,不属于克里米亚共和国,其地位由乌克兰法律确定。 原文:
 

乌克兰政府深知,经济危机是克里米亚问题的主要根源。因此在采取政治措施的同时,决定增加对克里米亚的经济援助,其中包括从国家预算中拨出450亿乌克兰卢布贷款,用于稳定克里米亚经济,另外通过国家合同提供600亿乌克兰卢布,并准备拿出200亿乌克兰卢布用于确保当地农村的社会保障。乌克兰中央采取上述强硬措施以后,克里米亚局势出现了有利于乌克兰国内稳定的积极变化。
 

乌克兰敢于对克里米亚采取果断措施是由下列有利因素促成的:(1)乌克兰与俄罗斯的关系有所改善,这是乌克兰解决克里米亚问题的前提条件。由于克里米亚问题直接牵扯到俄罗斯,是乌俄关系中的敏感问题,而乌克兰不希望克里米亚问题影响乌俄关系,所以乌克兰在解决克里米亚问题时一直比较谨慎。库奇马任乌克兰总统以后,在对俄政策上,主张恢复同俄罗斯的经济和文化联系,同俄罗斯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两国关系有了大的改善。俄罗斯同样不希望克里米亚问题影响俄乌关系。俄罗斯一直希望加强俄乌关系,抵制北约东进,对克里米亚议会请求俄罗斯帮助的要求基本上进行低调处理。俄罗斯总统、议会、政府均在各种场合表示,克里米亚问题是乌克兰的内政。(3)岛上居民态度转变。克里米亚居民面对越来越艰难的生活,已对克里米亚领导人失去信心,希望中央加强控制,结束动荡局势,摆脱经济危机。


 

尽管克里米亚的分立活动已有所收敛,但是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特别是大批克里米亚鞑靼人的回迁,增加了新的矛盾。解决克里米亚问题的主要出路在于稳定和发展经济。在这方面,乌克兰政府虽然追加了对其的经济援助,但是,在乌克兰自身经济处于严重经济危机的情况下,也很难投入大量资金全面解决克里米亚的经济问题,克里米亚的经济复苏有赖于乌克兰经济的根本好转,这不是近期内能够解决的问题。

乌克兰克里米亚地图,乌克兰地图中克里米亚,乌克兰克里米亚共和www.westtour.net/nrsh/20170509/565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