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均gdp还不如苏州吗?人均gdp对城市有什么意义吗?

生活 梦幻男人 评论

上海作为我国的大都市,其经济发展等各方面都是领先其他省市的,尤其是近年来,上海的经济发展更加的迅速,不过一个城市的发展最重要的还是要看人均gdp,数据才能说明一切,在早前公布的数据中,上海的人均gdp竟然不如苏州的高,那么时隔一年,不知道现在的

  上海作为我国的大都市,其经济发展等各方面都是领先其他省市的,尤其是近年来,上海的经济发展更加的迅速,不过一个城市的发展最重要的还是要看人均gdp,数据才能说明一切,在早前公布的数据中,上海的人均gdp竟然不如苏州的高,那么时隔一年,不知道现在的上海人均gdp如何?

 

  上海人均gdp还不如苏州吗?

 

  上海市统计局公布数据,初步核算,2016年全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27466.1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8%,增速比上年回落0.1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9.47亿元,下降6.6%;第二产业增加值7994.34亿元,增长1.2%;第三产业增加值19362.34亿元,增长9.5%。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70.5%,比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

 

  从主要行业看,2016年全年工业增加值7145.02亿元,比上年增长1.0%;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4032.43亿元,增长4.6%;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160.27亿元,增长6.3%;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388.00亿元,增长0.6%;金融业增加值4762.50亿元,增长12.8%;房地产业增加值2124.78亿元,增长4.5%;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1618.58亿元,增长15.1%。

上海人均gdp还不如苏州吗?人均gdp对城市有什么意义吗?

  2016年全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3.2%,涨幅同比提高0.8个百分点。从两大分类看,服务价格上涨4.5%,涨幅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消费品价格上涨2.2%,涨幅提高0.2个百分点。

 

  2016年全年无店铺零售业态零售额1584.00亿元,比上年增长13.8%。其中,网上商店零售额1249.77亿元,增长15.8%,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1.4%,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

 

  据抽样调查,2016年全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4305元,比上年增长8.9%,增速同比提高0.4个百分点。全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7692元,增长8.9%;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520元,增长10.0%。

上海人均gdp还不如苏州吗?人均gdp对城市有什么意义吗?

  2016年全年全市新增就业岗位59.93万个,比上年增加0.27万个。截至2016年12月底,全市城镇登记失业人数24.26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55万人。

 

  2016年,江苏全省实现生产总值76086.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8%。广东省,经济总量超过7.9万亿元。在人均GDP方面,人均GDP总值最高的是苏州市,为14.56万元。从各项数据来看,苏州的人均gdp超过上海人均gdp。

上海人均gdp还不如苏州吗?人均gdp对城市有什么意义吗?

  人均gdp对城市有什么意义吗?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Real GDP per capita),即“人均GDP”,常作为发展经济学中衡量经济发展状况的指标,是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之一,它是人们了解和把握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有效工具。将一个国家核算期内(通常是一年)实现的国内生产总值与这个国家的常住人口(或户籍人口)相比进行计算,得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衡量各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一个标准,为了更加客观的衡量,经常与购买力平价结合。

上海人均gdp还不如苏州吗?人均gdp对城市有什么意义吗?

  人均GDP的意义:

 

  一、除资源国以外的绝大多数工业化国家,人均GDP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定国家社会的发展水平和发展程度。一方面,就中日比较而论,人均GDP虽不能正确反映中日两国综合国力,但确实表明日本在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和人口寿命以及环境和生态建设等方面的发展水平要高于中国,尤其是日本城乡发展的相对均衡以及农村农业基本上“水旱无忧”的抗灾能力与抗灾水平,更是让中国望尘莫及。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快,农村农业的滞后发展恰恰拖了我国人均GDP的后腿,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最终也深刻影响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以阎教授提出的2009年人均GDP排名前八位的卢森堡等经济体为例,尽管它们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不能与排在第137位的印度相比,但是就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指标而言,卢森堡等国家的社会发展水平及其城乡均衡发展程度却是印度所不可企及的。

上海人均gdp还不如苏州吗?人均gdp对城市有什么意义吗?

  二、人均GDP本身具有社会公平和平等的含义。人均GDP虽然不能直接等同于居民的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但构成了一国居民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的主要物质基础,是提高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生活水平的重要参照指标。事实上,强调人均GDP的国家,一般也比较注重提高本国居民的人均收入水平和社会公平程度。人均GDP观念及其人均GDP状况直接决定和影响着一个国家在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及其社会建设方面的投入取向、投入能力与投入水平。

 

  三、人均GDP与工业化进程和社会稳定,具有一定内在联系。据亨廷顿分析,在一定阶段,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与社会安定、社会和谐成正比。发展理论也把人均1000-3000美元认定为工业化起飞阶段,4000-6000美元为工业化中期。工业化起飞后,相对于传统社会,社会不安定因素增加,尤其在人均GDP达到4000-6000美元时,一些现代化进程中国家往往进入高危阶段。但人均GDP一旦达到6000-8000美元,尤其在8000美元以后,除阿根廷以外,基本都进入一种新的社会稳定状态。阎文提到人均GDP在3万美元以上的法国和意大利似乎并不比人均GDP1000-3000美元的36个国家更稳定,显然混淆了国家基本政治稳定与领导更换政府更迭之间的巨大差别。不论左派还是右派,只要不抱偏见,应该承认,包括西欧国家在内的这种民主政治条件下的某些不稳定表现,与转型社会民主化进程中的社会不稳定,存在本质不同。

上海人均gdp还不如苏州吗?人均gdp对城市有什么意义吗?

上海人均gdp还不如苏州吗?人均gdp对城市有什么意义吗?www.westtour.net/nrsh/20170509/569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