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养媳这个名次不知道大家是不是已经在书中或者历史档案中看到过,了解过,但是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则个名次还是非常的陌生的,其实,童养媳这种现象在古代就有出现过,并且带给我们的影响非常大而且是很不好的影响。 童养媳是指的什么意思? 新华网、中国
童养媳这个名次不知道大家是不是已经在书中或者历史档案中看到过,了解过,但是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则个名次还是非常的陌生的,其实,童养媳这种现象在古代就有出现过,并且带给我们的影响非常大而且是很不好的影响。
童养媳是指的什么意思?
新华网、中国青年网等多个新闻网站转载了京华日报关于“女子被当童养媳8年4次逃婚,控告强奸未被立案”的报道,我想大多数人了看了之后,肯定觉得心里发堵,义愤填膺。
童养媳,本是盛行在文明程度不高的旧社会。而在人民生活水平、文明指数不断提升,有了《婚姻法》等各类法律支撑的当今社会,三姐妹在十二岁左右被大伯父以童养媳的方式嫁人,甚至还有的受到虐待,未成年便生下孩子。十几年的青春大好年华,被束缚在了“童养媳”的婚姻中,这的确是个悲剧。
那么在这样的事件中,村及地方相关部门的领导们,都隐身了吗?或许他们想说清官难断家务事,但是我想这远远超越了家务事的范畴。童养媳未成年便遭强暴,在当事人向派出所寻求帮助的时候,派出所面对这样的犯罪案件,竟然判断为家庭纠纷,便没有管。这种不专业、不作为也为“童养媳”悲剧推波助澜。当当事人在时隔多年后再次寻求法律庇护的时候,却已过了追诉期,无法立案。
童养媳,又称“待年媳”“养媳”,就是由婆家养育女婴、幼女,待到成年正式结婚。旧时,童养媳在我国甚为流行。之所以盛行童养媳,原因就是当时的社会非常贫穷落后,老百姓的生活十分低下,众多的民众因家境贫寒而娶不起儿媳妇,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就跑到外地抱养一个女孩来做童养媳,待长到十四、五岁时,就让她同儿子“圆房”。童养媳在清代几乎成为普遍的现象。童养的女孩年龄多很小,有的达到了清代法定婚龄,也待年在婆家,则是等候幼小的女婿成年。
出现童养媳的原因是什么?
据英国《每日邮报》1月5日报道,近日,英国儿童慈善救助机构提供了一组触目人心的数据:预计将有1500万名15岁以下的女孩在2017年结婚。同时,每天将会有超过1.2万名15岁以下的女孩成为童养媳。战争和贫困成了童婚的主要诱因,而几个世纪以来,在一些国家的传统中,女孩们的婚嫁也一直是最大的问题。
最早从三国时期就有记载童养媳的现象,《三国志》提到:“至十岁,婿家即迎之长养为媳。”童养媳的婚俗约于宋朝出现,但类似童养媳的婚姻于更早的时代就有出现,例如汉昭帝 的皇后上官氏,六岁时就被送进宫中成为十二岁皇帝的妻子,实际上也是童养媳的性质。宋朝起历代均有不少文献记载童养媳。直至民国初年,童养媳仍然普遍存在。台湾的童养媳约于1970年代开始消失。到了21世纪,这个习俗在中国某些地区如福建省一些偏远的乡村还依然盛行。
童养媳出现的社会原因:
第一,贫穷的人家生下女儿无力养活,就把她给了人,长大了成为抚养者家中的媳妇。安徽绩溪县这种情形很多,所以嘉庆间修《县志》,说贫者“女生畀人抱养,长即为抱养者媳”。
第二,结亲重,婚礼浪费大,陪嫁多,而这种习俗常人又无力抗拒。童养媳习俗可以大大减少这种开支,男方抱养待年媳不需要财礼,等到正式结婚,仪式要比大娶简单得多,不要花多少钱,女家也不要陪嫁妆,没有破家嫁女之忧,所以同治间纂修的江西《新城县志》
童养媳是指的什么意思?出现童养媳的原因是什么?www.westtour.net/nrsh/20170509/57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