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世界上的核电站大国,核电站是一种利用核裂变反应发电的发电厂,相比起常规的发电站来说有很大的优点,但是同时危害也比常规的发电站要大,尤其是一旦发生核泄漏将会造成无法估量的后果。目前世界上多个国家都曾发生过核泄漏事件,造成的影响甚至延续
我国是世界上的核电站大国,核电站是一种利用核裂变反应发电的发电厂,相比起常规的发电站来说有很大的优点,但是同时危害也比常规的发电站要大,尤其是一旦发生核泄漏将会造成无法估量的后果。目前世界上多个国家都曾发生过核泄漏事件,造成的影响甚至延续到今天。
中国现在有几个核电站
2013年9月12号,国务院发布了据称是“史上最严” 大气污染治理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了未来五年全国及重点地区PM2.5/PM10的下降目标和10个方面的防治举措。
在能源领域最核心的防治措施就是要控制煤炭消费总量,提高天然气的使用量,大力发展核电、可再生能源等替代能源。
与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相比,在改善环境质量方面,核电具有明显的优势。核电单机容量大,运行稳定,利用小时数高,可以作为电网基荷运行,生产过程对环境基本上是零排放,改善环境的作用十分显著。据测算,每建成4000万千瓦的核电,每年可替代标煤消耗1亿吨。每100万千瓦的核电对标煤的替代效应分别相当于200万千瓦水电、350万千瓦风电、470万千瓦光伏发电(按照核电年利用小时数7000、水电3500、风电2000、光伏发电1500测算)。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截止2016年10月底,中国已建成并投入商运的核电机组有34台,累积装机容量3110.8万千瓦;在建核电机组18台,共计装机容量1906万千瓦;此外,根据“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中国将新增约60座核电站,届时中国核电机组数量将达到90余台,从装机容量上讲,将超过法国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成为当!之!无!愧!的超级核电大国。
目前中国的核电站集中分布在辽宁、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和海口这8个省。不少人可能会问为什么都分布在沿海一带呢?那是因为核电站的选址都是有严格要求的,通常有以下几点:
地质要求。核电站地理环境要求抗震的级别很高,因为一旦发生地震势必会造成核泄漏,后果非常严重。
要有冷源。核燃料在裂变时会产生巨大的热量,需要用水作为载体进行散热,以便冷却设备。
位置要求。要远离人群密集的地方,尽量减少对人和生态的伤害。
排水要求。核电站会排放废水,靠近海边利于用海水进行稀释。
综上所述,海边无疑是最佳的地理位置,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看到的目前所有的核电站都是建在海边的原因。
核电站有什么优缺点?
核电站优点:
1.核能发电不像化石燃料发电那样排放巨量的污染物质到大气中,因此核能发电不会造成空气污染。
2.核能发电不会产生加重地球温室效应的二氧化碳。
3.核能发电所使用的铀燃料,除了发电外,没有其他的用途。
4.核燃料能量密度比起化石燃料高上几百万倍,故核能电厂所使用的燃料体积小,运输与储存都很方便,一座1000百万瓦的核能电厂一年只需30公吨的铀燃料,一航次的飞机就可以完成运送。
5.核能发电的成本中,燃料费用所占的比例较低,核能发电的成本较不易受到国际经济情势影响,故发电成本较其他发电方法为稳定。
核电站缺点:
1.核能电厂会产生高低阶放射性废料,或者是使用过之核燃料,虽然所占体积不大,但因具有放射线,故必须慎重处理,且需面对相当大的政治困扰。
2.核能发电厂热效率较低,因而比一般化石燃料电厂排放更多废热到环境裏,故核能电厂的热污染较严重。
3.核能电厂投资成本太大,电力公司的财务风险较高。
4.核能电厂较不适宜做尖峰、离峰之随载运转。
5.兴建核电厂较易引发政治歧见纷争。
6.核电厂的反应器内有大量的放射性物质,如果在事故中释放到外界环境,会对生态及民众造成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