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空军有多少战机?中国空军的主力战机有多少,外购的自然很公开,SU-27、SU-30、歼-11B都有公开的资料,唯国内生产的主力战机不详。而航空档案2007第五期有一篇《机殇歼七III的发展与反思》却为我们提供了相关的资料可供分析。据《机殇歼七III的发展与
解放军空军有多少战机?中国空军的主力战机有多少,外购的自然很公开,SU-27、SU-30、歼-11B都有公开的资料,唯国内生产的主力战机不详。而航空档案2007第五期有一篇《机殇——歼七III的发展与反思》却为我们提供了相关的资料可供分析。据《机殇——歼七III的发展与反思》介绍,1978年,空军提出要搞歼七大改(即歼七III),要歼8让路,82年前500架,少搞一些,甚至不搞也行;军委领导罗瑞卿说,到1982年要有2000架歼七,其中要有1000架歼七大改(即歼七III),然而1985年8月23日,空军就未来10年装备订货问题致函航空工业部,提出受经费限制,今后十年(即1995年前)的主要机种规划是:歼七/歼七II改700-800架,歼八/歼八I40架,歼七III140-150架。1988年0批歼七III共产生8架,因无发动机,拖致1989年底才交付空军。 90年代初,空军因引进SU-27对歼七III毫无兴趣,一再推反承诺,只给了照顾性的不到50架的订单,而最终只买了17架歼七III。到2006年歼七系列全面停产。 由此,我们可以分析中国空军的国产主力战机的构成。 1979年中越边境战争时,中国空军的歼七飞机不足百架,所以尽管空军急切地想在1982年拥有2000架歼七,基本是不现实的。 从中国空军1985年致信航空工业部的订货数量来看,10年也就700-800架歼七/歼七II(每年70-80架)按此计算,到1985年5年间,也就新增350架歼七/歼七II左右。加上1979年前的数量(不足百架歼七/歼七II),1985年中国空军的歼七/歼七II也就400余架。到1995年就算空军对歼七的采购承诺全部兑现,歼七/歼七II的数量也不过1100架-1200架。减去20年的损失和报废(每年0.5%),还余歼七/歼七II飞机1000-1100架。1995年至2006年的11年间,由于有SU-27、SU-30、歼-11B、歼八和歼十的订货,估计歼七/歼七II的订货至少要减少一半,也就是400架左右,因此,目前中国空军的歼七/歼七II及改型共约1500架左右。另有歼七III飞机17架。 歼八飞机至1995年订货为40架,由于歼七III的订货由150架减为50架,估计这个缺口会由歼八补上,也就是说,歼八的订货会升至140架,1995至2006年如果保持这个订货速度,估计歼八/歼八I/歼八II的总数为300架,按每年0.5%的损失率计算。截止2006年底,中国空军的各型歼八飞机应为270架左右,各型歼七飞机1500架(含歼七III飞机17架)。
解放军空军歼20战机,歼-20(英文:J-20,代号:威龙,北约代号:火焰獠牙Firefang)是中国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研制的第四代(采用欧美主流的战斗机划分标准、俄罗斯标准为第五代)双发重型隐形战斗机,用于接替歼10、歼11等第三代(依照我国战斗机划分标准为第三代,依从美欧主流和俄罗斯战斗机划分标准则为第四代)空中优势/多用途歼击机的未来重型歼击机型号。该机将担负我军未来对空、对海的主权维护任务。
歼-20采用了单座、双发、全动双垂尾、DSI鼓包式进气道、上反鸭翼带尖拱边条的鸭式气动布局。机头、机身呈菱形,垂直尾翼向外倾斜,起落架舱门为锯齿边设计,机身以深黑色涂装,,而最新试飞的歼20(2011)采用类似于F22的高亮银灰色涂装。侧弹舱采用创新结构,可将导弹发射挂架预先封闭于外侧,同时配备国内最先进的新型格斗导弹。
预计歼-20将在2017~2019年期间投入使用,2020年后逐步形成战斗力。首架工程验证机于2011年1月11日在成都实现首飞。
歼-20是成都飞机工业集团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研制的中国第四代(欧美标准,俄罗斯标准为第五代)双发重型隐形战机。其采用了单座、双发、全动双垂尾、DSI鼓包式进气道(蚌式进气道)、上反鸭翼带尖拱边条的鸭式气动布局。歼-20的机头、机身呈菱形,垂直尾翼向外倾斜,起落架舱门采用锯齿边设计,机身深墨绿色涂装,远观近似于黑色。歼-20预期将在2017到2019年间投入使用,2020年后逐步形成强大战斗力。首架原型机于2010年10月14日完成组装,2010年11月4日进行首次滑跑试验。2011年1月11日12时50分,歼20在成都实现首飞,历时18分钟。
歼-20是由中国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设计、中国成都飞机工业公司制造的用于接替歼10、歼11等第三代空中优势/多用途歼击机的未来重型歼击机型号,该机将担负我军未来对空,对海的主权维护。按中国和北约标准,该机为“第四代歼击机/战斗机”(注:俄罗斯和西方国家对战机代数划分标准不统一,以歼-20为例,西方国家称之为四代机,俄罗斯则称之为五代机),其目的是适合中国空军2020年以后的作战环境需要。
系列化发展
我国在成功研制出歼-15重型舰载机之后,已经基本掌握了重型舰载机的关键技术,但我们必须冷静地看到,歼-15相对于美军的F-35C舰载机已经相差一代,我国第二代舰载战斗机必须达到第四代战斗机的水平,在作战能力上,要能够与F-22和F-35战机进行有效对抗,对国外典型的三代改进型战斗机,如F/A-18E/F、F-15K、F-15SG、台风战机等保持全面优势。按照通用化和减少成本的考虑,在歼-20战斗机基础上发展一种重型舰载战斗机,是非常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正确选择;同时,在该机的基础上,还可以进一步发展歼轰-20双座多用途战斗轰炸机,以及歼电-20高性能隐身电子战飞机,走系列化发展之路。
解放军空军有多少战机,解放军空军歼20战机www.westtour.net/nrsh/20170507/478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