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投行瑞信13日发表最新《全球财富报告》,给中国挂了这个新头衔。 报告给出一系列数据,都有一定的可信性。其中核心数据为中国中产阶级人数达1.09亿名,已经超过美国9200万名,居全球第一位。由于中国人口是美国的4倍多,更是日本的十余倍,总共有1亿中产
瑞士投行瑞信13日发表最新《全球财富报告》,给中国挂了这个新头衔。
报告给出一系列数据,都有一定的可信性。其中核心数据为中国中产阶级人数达1.09亿名,已经超过美国9200万名,居全球第一位。由于中国人口是美国的4倍多,更是日本的十余倍,总共有1亿中产阶级,与中国人的真实感受相比不算离谱。
但就是中国“全球第二富”这个结论虽然有些含混不清,但它带给我们的第一印象是不太客观。中国社会的财富总量处在美国和日本中间的世界第二位,大概真实。但我们常说它在中国庞大人口中一平均就会严重摊薄,这不仅是一种算法,更反映了中国人的真实境遇,而它与“全球第二富”头衔传递给人们的信息显然是矛盾的。
2015中国中产阶级十大标准:
在中国中产阶级的标准是什么?到底什么样的人或家庭才算中产?中产过着怎样的生活呢?以下十个标准给大家作为参考:
版权所有:
一、月收入4.5万,年收入在50以上
摘自:
中产阶级最大的特征就是收入稳定丰富、未来可预期。据一份关于北亚地区(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和韩国)的中产阶级调查则显示,中国大陆自认为是中产的家庭月收入在45202元。看一眼你的工资卡,拖了后腿没? 摘自:
二、除了稳定的收入,还要有百万级的资产
摘自:
除了稳定的收入,要想挤进中产阶级的队伍,平时你的流动资产要有百万级别的流动资产。调查显示,自认自己是成功的中产阶级的被调查者中,流动资产达到人民币150万元。也就是说如果流动资产达不到150万,呵呵,对不起,那你不是一个成功的中产阶级。 摘自:
三、除了票子还要有房子和车子 摘自:
提到中产,多数人首先都会想到三大件:票子、房子和车子。除了钱,中产阶级还有一套潜在的物质标准——他们至少要在一线城市拥有一套别墅或者房子,以及一辆一线品牌的汽车,当然这些都是全额付款的,还在还房贷、车贷的统统out。
版权所有:
四、有良好的教育背景或者较高的社会地位 版权所有:
除了经济收入、房子车子这些硬件,教育背景、社会地位等软性因素也是中产阶级的判定标准。比如有一流高校毕业、海外留学、EMBA(高级经理工商管理硕士)等高大上的教育背景,或者成为某个公司的CEO、做知名企业家、当名牌大学的博导、某领域的权威专业人士等金光闪闪的经历。
版权所有:
五、追求健康,注重运动
原文:
调查显示,高达七成的中国内地中产阶级把健康列为首要人生目标。当然,中产阶级平时必须是很注重运动的,每个人至少有一张健身卡或者高夫球俱乐部会员卡,还要常常展示骑马、潜水、登山、滑雪等一类高逼格运动的特长。
摘自:
六、旅游、购物、娱乐一个不能少
版权所有:
定期出去旅游度假是中产家庭不能缺少的活动之一,钱对他们来说已经不是什么问题,世界那么大,想去哪就去哪。当然有钱也少不了买买买,心情不好买个名牌包包,心情好就开个游艇趴体。 原文:
七、不失格调的生活品质 版权所有:
中产阶级远不止于物质财富,还要有不失格调生活品质。居住环境可以不像富翁级别那样奢华,但是在装修、家具等方面的选择却格外用心;吃的可以不是山珍海味,但是要有“享用美食”的愉快追求;夜生活也要丰富,比如看看芭蕾舞,听听音乐会,没事也会在家里喝点红酒,品品咖啡或普洱茶。
八、有道德、有礼仪、有素质 版权所有:
如果一个人只是因为有钱而飞扬跋扈、不可一世,藐视他人、素养低下的话,那他算不上一个中产阶级,真正的中产要有道德有礼仪还要有素养,无论是谈吐还是行为都要让别人舒服并感受到尊重。 版权所有:
九、拥有良好的穿衣品味
版权所有:
一个人的穿着可以反映出这个人的品味甚至是什么样的人,也就是所谓的“You are what you wear.(衣如其人)”。中产也不例外,他们往往有着良好的穿衣品味。当然不是指服装要要多么大牌,多么极致奢华,而是指懂得什么场合什么环境该穿什么衣服,并且选择适合自己且舒服得体的服装。
版权所有:
十、重视精神上的追求 版权所有:
金钱不是划分中产阶级的唯一标准,否则即使物质达到了标准,而没有精神上的追求,那对不起,你也只能是个“土豪”。真正的中产阶级已经开始超越物质上的门槛,而重视精神上的挑战。去画展买几幅高格调的画作,学几门小语种、学保龄球、学网球、学潜水、学钢琴,总之会把自己的level再提升n个档次就对了。 摘自:
中国真有1亿中产阶级吗?
“中国超越日本成全球第二富国家,中产阶级人数超过1亿人”,这是今天各大媒体都在报道的一则新闻。根据瑞士信贷银行最近发布的《全球财富报告2015》,中国中产阶级人数达到1.09亿人,虽然只占全国成年人口的11%,但却超越美国的9200万人,成为全球中产阶级人数最多的国家。
考虑到十一假期,中国游客在全球旅游胜地豪情万丈的“买买买”,这篇报告很难不认人感慨“中国人确实富起来了”。但是,中国真有这么多中产阶级吗?
在中国,谁是中产阶级
中产阶级(middle class)是一个很难定义的词汇,通常,他是指位于一个社会中间阶层的一群人——他们并不贫穷,也不会轻易落入赤贫,但又不是大富大贵。
在瑞士信贷的这篇报告中,中产阶级特指个人财富(不是年收入)位于一个范围区间的一群人。以美国为例,中产阶级是指个人财富(再次强调,不是年收入)在5万美元和50万美元之间。
美国人均年收入的中位数约为2.5万美元,5万美元是这一数字的两倍;50万美元则可以使美国人在达到退休年龄以后,每年都获得约等于这一数额的退休年金。
摘自:
报告认为,以上述财产范围而不是收入范围来定义中产阶级,能更好的代表中产阶级“有恒产、有恒心”的特点。
以美国的5万-50万美元为基准,以IMF版本的购买力平价(PPP)进行汇率换算,个人财富在28000-280000美元的中国人,均是中产阶级大军的一员。
换句话说,作为一个中国人,包括所有房产、股票、存款等,只要你的个人财富(再次强调,不是年收入)在17.63万-176.3万元(以美元兑人民币1比6.3的汇率计算)之间,你就是中国庞大中产阶级大军的一员。
瑞士信贷认为,中国有109亿中产阶级。
但是,中国中产阶级总数只占中国成年人总数的10.7%,远远低于美国和日本的38.8%、59.5%。另外,中国还有610万人属于超富阶层(个人财富高于28万美元/176.3万元),约占中国成年人总数的0.6%。
中产阶级,大不一样
瑞士信贷认为,个人财富在5万美元和50万美元之间的美国人属于中产阶级,他们“有恒产、有恒心”,能够承受暂时的“经济厄运”,从长远考虑问题。
但是,以购买力平价(PPP)进行汇率换算后,个人财富在28000-280000美元(17.63万-176.3万元)的中国人,尤其是位于下区间的中国人,可能很难自认为属于中产阶级。
如报告所言,中产阶级的关键是“有恒产、有恒心”,但个人财富在17.63万-176.3万元之间的中国人——所谓的中国中产阶级,受困于高昂的房地产价格,其财富很可能不包括一套房产。
换句话说,瑞士信贷放宽了中国中产阶级的标准,1.09亿中国人中,很多是“被中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