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招生又称自主选拔,是高校选拔录取工作改革的重要环节。历年来,自主招生一般都在高考后一个礼拜左右举行,通过自主招生实现了许多学子进名校或者悬着自己喜欢的学校的几率,但是自主招生的考题难度大,也是很考验学生的。 参加自主招生的利与弊分析 自
自主招生又称自主选拔,是高校选拔录取工作改革的重要环节。历年来,自主招生一般都在高考后一个礼拜左右举行,通过自主招生实现了许多学子进名校或者悬着自己喜欢的学校的几率,但是自主招生的考题难度大,也是很考验学生的。
参加自主招生的利与弊分析
自主招生自2003年实行起,已经越来越多的受到广大家长和学生的关注。那么自主招生相对于高考而言究竟是利还是弊呢?现在就让我们来简单的讨论一下自主招生之利弊。
首先,我们来讨论一下自主招生的优势:自主招生让我们进入名校的几率增大了。我们都知道应届高中毕业生通过自主招生考核后,可提前确定意向高校的录取名额,并在参加高考后享受最高60分的降分优惠。在高考中一两分有时都可以改变我们的命运,那么60分无疑是迈进大学的一大截阶梯了。
版权所有:
现在有许多名校参加了自主招生并形成了联盟。如现在高水平大学自主招生就形成了“四大联盟”。它们分别是“北约”、“华约”、“卓越”和“京都”联盟,清华、北大、浙大等名校,都是联盟成员。“四大联盟”高校会拿出招生计划总数的5%进行自主招生。高校通过测试来确定自主招生入选考生名单,考生入选后还要参加高考,在录取时可享受一定条件的优惠。此类招生中高考成绩在最终录取中占主导作用。
同时,有些高校也独立参加自主招生。如近年来,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微博)等名校针对上海、江苏、浙江考生单独试点的自主招生。这些大学录取改革最大的突破在于,高校专门组织的水平测试和面试即能决定录取与否。已经被自主选拔录取的考生,也要参加高考,但高考成绩只作为录取的参考。一般而言,只要高考达到当地一本线即可录取,考取几率大大增加。
并且依靠自主招生考试进入学校的专业比较好,复旦新闻系,北大法律系,大部分往自主招生考试的学生倾斜。
以上是自主招生的一些优点,但是相对高考自主招生又有着一定的弊端。
自主招生的考试题是由学校自拟的,一般考试范围都比高考范围广,难度颇大。比如自主招生的考试范围会跨越高中各个版本所涉及到的范围,而高考考纲则把考题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自主招生考题旨在考验学生在此科领域的高超解答能力和创新能力,考题深,难度大。而高考则主在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和解读能力;并且华约北约等同盟,一轮一轮参加,对于学生的耐力,各科能力,创新精神绝对是考验。
但即使是这样,自主招生对广大考生而言也无疑开辟了一条通往高校的新路。
自主招生的条件是什么?
综合2015年90所高校自主招生报考条件来看,高校自主招生选拔基本上侧重于5类考生,可以推断2016年自主招生报考条件也将在此范围内选定:
(1)数、理、化、生、信息学五大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类;
(2)人文社科特长类(语文、英语方面;语言、文学、哲学、国学等);
(3)科技研究创新特长类(科创大赛、创造发明、研究实践、创意创新、科研项目等); 原文:
(4)综合成绩优秀类(综合成绩优秀、高中阶段学习成绩排名占全年级前1%或5%等,部分高校对年级排名要求为前10%);
(5)在省级及以上期刊杂志发表论文、单科成绩优秀(单科成绩排名位于前1%或5%或10%等)及其他创新潜质和特长的考生。
以上5类人群中,学科竞赛奖和学科创新潜质型考生更受高校青睐。预测,2016年自主招生中学科创新潜质型考生将更具备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