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人买车好还是买房好 有人说买房,因为房是固定资产。车是消费品。如果要买房钱又不够真要当房奴吗?而且又没有固定收入。几年后有孩子呢?如果买房不敢想象。有人说买继续住农村,因为不像在城市里这个要交那个要交乱七八糟的钱,如果买车那我就这辈子估
农村人买车好还是买房好
有人说买房,因为房是固定资产。车是消费品。如果要买房钱又不够真要当房奴吗?而且又没有固定收入。几年后有孩子呢?如果买房不敢想象。有人说买继续住农村,因为不像在城市里这个要交那个要交乱七八糟的钱,如果买车那我就这辈子估计就要一直住农村了。
一点小钱不要急着买房,更不能买车,把积蓄拿去投资,等钱挣差不多了再先考虑房子再考虑车子。如果钱不多买了房往后压力会很大,如果买了车就等于你的起步资本没了,况且车永远都是消费品,你的车从4S出来的那一刻起就开始贬值了,再说日后的费用至少月均1000-1500,所以建议你不要一时冲动,还是把它作为投资的起步资金为好,赚够了钱就什么都会有的。
这个不能以偏概全,农村人买车好还是买房好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农村小伙为面子买车不买房!
农历腊月二十八,湖南常德南部的一个小镇上,春天似乎来得很早,路边田里的油菜花已经陆续开了,气温高达近20度,镇上新修的公路的十字街头,被置办年货的小车、小四轮堵得水泄不通,载着女人、孩子或拉着成捆青蒜的摩托车挤挤挨挨。22岁的蒋峰 (化名)一路按着喇叭,在最大的超市门前靠边停下,搬了一箱啤酒放进车里,重踩了一脚油门朝家里奔去。
这天是他相亲的日子。
买车就为面子?
5分钟过后,蒋峰就将车开到了邻近的村子,在大路边的三层小楼的前坪停下,这时,家里已经坐满了人,除了自己的祖父母和父母,还有他的叔叔伯伯、兄弟姐妹以及女方的长辈。
在这个场面到来之前,蒋峰全家人围绕一个议题进行过一场的辩论,那就是蒋峰开的这辆19万5千元的越野车,要不要买?这个问题与熏制腊鱼腊肉并行,贯穿了蒋家的整个腊月。
反对的声音很大。姨妈家的表姐张晶(化名)还没有到家,就在电话里表示了不理解。在她看来, 虽说蒋峰的祖辈和父辈都做点生意,在村里算得上“有头有脸”的殷实人家,但家里前年刚建了房子,手边余钱已经不多。另外蒋峰没有固定职业,初中毕业后帮着家里干活儿,没有跑业务、充场面的需要,买车并不能带来直接的收益,纯属消耗。
张晶在上海一所名校读完研究生后,留在了上海,在外企工作,她的丈夫则从事IT行业,两人每月收入3万元左右,其中1万元用来还房贷,其余用于抚养孩子、供给父母、储蓄理财。她身边的30多出头的同龄人,多是如此:看起来衣饰时尚、生活“小资”,背后则精打细算,添置大小物件都不免要在购物网站比价一番,每年有限的结余,也计划好多少定存在银行,多少存在余额宝,多少配置给基金或者股票,如果买车,则多选择10万~20万元之间的价位。
在张晶这种充分追求性价比的“一线城市”思维里,习惯用摩托车代步的湖南农村,买小车必要性不大,如果实在要买,一辆10万元左右的车已经足够,花20万元买车则不如在县城买套房,一方面可以保值,一方面有利于蒋峰将来的孩子在城里接受教育。
但是张晶的建议并没有被采纳。最终,她的姨父、蒋峰的父亲还是默默“拍板”,并将买车的预算从15万元提高到了20万元。
张晶辗转得知,姨父决定买车的理由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和他一起做同样生意的老伙计们,虽 然自己还在开三轮农用车拉货,但都给儿子买了车,而自己财力比他们强,车自然也应该买得更体面;另外一个重要的因素是,与大城市优秀女青年众多的情况不同,在当下的湖南农村,男青年过了20岁,家里如果没个两层楼房,便难有媒人上门。楼房、齐全的金饰和小汽车,这些都关系到儿子能不能定一桩好亲事。
为什么不买房
张晶学经济学专业出身,虽然理解姨父的诉求,但她始终认为,如果说为了给蒋峰找个好对象,那 么一套县城的房子,应该比一台车来得更有吸引力,另外,如果万一这次蒋峰相亲未成、娶亲需时日,那车子的折旧、养护就成了“沉没成本”,从这个向度上看,现在买车,不如在将来蒋峰结婚时再买。
关于投资收益的计算,在追求闲适、超前消费成风的南方乡村,似乎难被重视。回到老家后,张晶意外发现,想买车、买好车的,远不止表弟蒋峰一个,很多经济条件不如蒋峰家的人,都在谈论买车。
一个记者听来的故事更甚:一个村里的老人,儿子、儿媳在东莞打工,过年时带了几万块钱回家,老人却动了买车的心思,村里人问您买了车干嘛,他回答说:“开着走亲戚。”
家乡的这种消费现象,令18岁离开家的张晶十分错愕。一方认为没必要可以追求面子,另一方认为在大城市生活的年轻人不懂农村的处世规则。在蒋峰家的这场买车行动中,集结了来自不同消费观念、不同生存环境的“撕扯”,最终谁也没能说服谁。
“其实农民才是天生的经济学家,有些决定可能在城里人看来有些欠妥甚至荒唐,但往往是基于他所处环境下的最优选择。”蒋峰在县城经商的叔父,对记者讲述了自己的看法,“如果有这个经济实力,为了孩子好找对象,或者仅仅为了提升生活品质,买车也是无可厚非的事情。”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张晶没有注意到的因素是,不同于她生活的上海,农村投资渠道非常有限,人 们对理财产品并不熟悉,能为子女创造的财富,似乎被局限为房子和车子。实际上,攀比无论城乡都存在,农村受到熟人社会、消费单一的影响,攀比现象更为集中,无需多度解读为城乡之间的差异。
记者粗略算了一下,在蒋峰所在的县,县城高档小区房价每平米超过了3500元,小开发商开发的没有小区的多层住房则价位较低,每平米在2000元上下,20万元刚好够买一套100平左右的三居室。
但是,为什么蒋峰的父母不选择在县城买房呢?蒋峰叔父的话或许可以视为一种解释:无论新旧,在农村人们住房都较为宽敞,都能满足需求,在县城买了房也没闲工夫去住,加上县城消费高、粮食蔬菜都得花钱买,住城里无疑将增加一笔不必要的开销。买给蒋峰结婚用、将来再让孩子在城里上学,这个想法虽好,但蒋峰没有一技之长,没法在城里找到合适的工作,因此即便有了房子,在城里的生活也难以供养,还不如在 村里过得舒适。
蒋峰的叔父还告诉记者,前两年,他花45万元在县城买了一套130多平米的期房,原本打算装修一下搬进新房,但2014年,自己在省城长沙上大学的儿子顺利保送上了研究生,将来也不希望去北京上海打拼,计划留在长沙,于是他趁2014年下半年长沙房价回落,果断出手买入了一套三居室,预备儿子毕业后自住。
至于县城的2016年交房的那套新房如何处理,他说:“准备卖了,现在不比从前,现在县城周边全是房子,二手房根本卖不起价,不亏本就觉得挺好了。”而这,或许也是蒋峰的父亲不愿意在县城买房的原因。
推荐阅读:先买车还是先买房 看什么样的人适合先买什么
先买车和先买房的问题,曾经困扰过很多朋友。对于我们小工薪阶层来说,我们没有范冰冰惊人的家世,也没有中国版奥巴马令人瞠目的外貌,只能在先买房和先买车二者之中选一个。买了房可以假装门铃吓推销员,买了车则可以防止上班途中被钉路面,开个玩笑,下面让我们来分析一下到底应该先买房还是先买车吧。
先来分析下这两种商品吧,车和房子都是人们追求的必须生活物质。
有了车,出行更加方便,上班不用再挤地铁和公交,旅行也更加自由,能给生活品质带来显著变化;
买了房,不用再过寄人篱下的日子,虽然有可能背着贷款,但房价也在往上走,保值升值,是买房的最大优势。
什么样的人适合先买车
如果是自主创业者,先买车还是更合适点。为什么这么说,在小编看来,自主创业投身商海,一切应以保证创业成功为目的,而买房会将大部分的流动资金变为不动产,这是经商创业最大的忌讳;相反,对于人生第一辆车而言,自主创业对车的需求还是相当迫切,无论是洽谈合作,还是其他活动,车都是必需品。
工薪族还是先买房吧
与自主创业者不同的是,工薪族收入稳定,没有太多风险,但收入水平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是可预见的。稳定发展是这一人群的首要目标,买了房,稳定还贷,就能省去租金等一大笔支出;更重要的是,现在房价整体呈上升趋势,对于手中现有资金刚够付首付的人群来说,未来就不一定够了。毕竟工资赶不上房价在中国太常见了。就现在,趁着2015年连续降息降准和公积金新政的东风,能买得起就买是最重要!
还有一个常识性观点,供大家参考,车是消耗品,附着在车上的额外支出还有每个月的保养费,养路费、油费、保险等,这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希望各位能考虑在内。
房子是增值的,作为一种固定资产投资,买房能跑赢CPI,并获得增值收益,这一点是买汽车所无法相比的。
这个问题最终还是一个机会成本问题,对自己的未来定位准确了,买房还是买车就不会存在纠结的问题了。
农村人买车好还是买房好,农村小伙为面子买车不买房!www.westtour.net/nrsh/20170508/51797.html